3.詳細解說
1.“It is/was the first/second/last time ( that ) +主語 + have/has/had done sth.”表示“這/那是某人第一次(第二次,最后一
次)做某事”。需要注意的是,( that)從句需要用完成時態。例如:It's the first time I have rang a radio programme.(這是我第一次
給收音機節目打電話。)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he had lost a game.(那是他第一次輸了比賽。)
2.“bring it back for an exchange”表示“拿回來換貨”,而“bring it back for a refund”則表示“拿回來退貨/退款”。
3.“You've already been most helpful.”表示“你已經幫了我很大的忙了”,其中“most helpful"相當于“very helpful”。
4.文化洗禮
商場失竊
在歐洲,哪個國家的人最喜歡從商店里偷東西?答案是英國人。連續7年,英國都是歐洲商品失竊程度最高的國家。英國小偷們最愛偷的商品是酒、刀片、配件和肉類。根據《全球零售業失竊統計報告》,英國商店里每年都有價值超過15億英鎊的商品被顧客偷走。不過,從全球范圍來看,美國人最愛順手牽羊。美國零售業每年的商品損失高達200億英鎊,其中,員工自盜的商品價值超過了顧客盜竊的價值。
全球顧客盜走210億英鎊
英國的零售業研究中心和美國保點系統公司每年都會發布一份《全球零售業失竊統計報告》。該報告每年都對遍布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家零售巨頭進行統計。這800多家零售巨頭每年的總銷售額達到4470t2英鎊。
根據報告顯示,由于失竊而導致的全球零售業年損失達498億英鎊。其中,由于顧客盜竊導致的損失是210億英鎊,員工盜竊導致的損失是175億英鎊,供應商盜竊和欺詐達31億英鎊,由于會計和管理錯誤導致的損失達82億英鎊。
圣誕節前后小偷最多
每逢圣誕節前的銷售季來臨之際,歐美的零售業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防止“損耗”(“損耗”是零售業對失竊的通稱)的發生。這是因為零售業的商品“損耗”集中發生在一年一度的圣誕鐺售季。在英國,多數商品都是在圣誕節前的四周內被偷走的。在這四周內,平均每天有價值2640萬英鎊的商品從商店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