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2008年年9月,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經濟史學教授弗格森(Niall Ferguson)和柏林自由大學 石里克教授共同創造出的新詞“Chimerica”,以強調中美經濟關系聯系的緊密性,稱中美已走入共生時代。
在弗格森的定義中,這個概念主要是指最大消費國(美國)和最大儲蓄國(中國)構成的合作關系,以及這個合作關系對全世界經濟的影響。他為這種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合作關系創造了“Chimerica”(中美國)這個概念。
在本質意義上,Chimerica不過是美國G-2模式的另外一種說法。對美國國際經濟政策有重要影響的保守派經濟學家、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伯格斯騰首次提出構建中美經濟關系的G-2模式。但伯格斯騰設想的G-2并非與中國分享共同治理世界的權力與尊榮,在伯格斯騰看來,中國是一個逃避經濟責任的超級經濟強國,有必要通過G-2這樣的雙邊機制,規范中國的經濟行為。
弗格森提出Chimerica的本意,是注意到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政策方向,尤其手持20000億美元的投向,攸關美國救市的成敗。如果中國拒絕與美國合作,美元急劇貶值和利率急劇飆升將使目前的美國救市計劃的成功成為泡影,美國有可能失去全球經濟、政治霸主地位。所謂美國與中國的合作,無非要求中國更多的承擔責任,而不是與中國分享權力。
相關熱評
反映了中國對美國的和平依附
當今的世界經濟危機,本質上是超前消費造成的泡沫的破滅……中國沒有減持美國的國債,甚至還在購買,甘愿冒自己的資產隨著美元而貶值的風險。這一是因為不買美國國債也沒有更穩妥的渠道為龐大的外匯儲備保值,二是因為中國必須幫助美國降低利率、刺激其經濟復蘇和對中國貨物的需求,以保障自己的出口市場……“中華美利堅”見證了中國的崛起,也反映了中國對美國的和平依附。“中華美利堅”的世界秩序掩蓋了中國的真正利益。
(news.ifeng.com; June 8th, 2009)
在一根繩子上的兩個大螞蚱
在最近的一個紀錄片中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名詞。中國不再是中國,是美國的中國。美國也不再是美國,是中國的美國。兩個國家是竄在一根繩子上的兩個大螞蚱,誰也離不開誰了。以前知道有這么回事,但金融危機的大火一燒才真實的感受到原來兩只螞蚱誰都逃不掉。但愿中國在浴火重生,咱們不做烤熟的螞蚱,做只鳳凰。
(joyzhouyi.spaces.live.com; February 18th, 2009)
中國應時刻保持應有的清醒
一個新生詞,就精辟地點出中國和美國目前微妙的關系:合作,但又激烈地競爭,總體呈緊密連接的趨勢。正如本詞的作者在《華盛頓郵報》上所說,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國,中國是最大的債權國,現在誰也離不開誰……聰明的國人應該時刻保持應有的清醒,足夠的警惕是不可少的。無論國際社會怎么說,我們始終得牢記小平當年的教誨: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才是我們所該專注的事情。
(blog.sina.com.cn/mxhy; December 5th, 2008)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相取長補短
……中國人爽快地承認自己也是市場經濟,由于這個問題而僵持多年的“入世”談判也迎刃而解,中國經濟也在十幾年中連續上了幾個臺階,GDP總值已經超過了西方G8集團中的6個……在中國人接受了市場經濟不過是經濟成長的一種手段之后的若干年后,美國人也終于認識到政府計劃也是經濟成長的一種手段,在崇尚平等的社會主義體制和追求效益的資本主義體制之間,其實是“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關系。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英語新詞Chimerica(中美國)的含義。
(http://blog.sina.com.cn/zhaihua; November 18th, 2008)
Chimerica時代才剛剛開始
Chimerica 的運作方式是美國負責消費、中國負責生產。簡單化地說,就是中國的生產企業賺了錢,除了拿來投資擴大再生產,就借給美國金融機構;美國金融機構有了錢,就放貸給私人……實現真正的價值投資,要求美國政界、商界更多地參與中國事務。對美國而言,僅做貿易已經不足以保障價值投資,深度參與中國市場已箭在弦上……對中國而言,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個市場可以取代美國——消費力巨大、市場沒有壁壘——放棄與美國的經濟合作是不可能的;中國要實現經濟的升級換代,必須向美國公司購買必需的技術和設備。Chimerica時代遠未終結,才剛剛開始。
(blogs.law.harvard.edu/guorui; September 30,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