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給想更多地了解同聲傳譯的人看的。同傳箱里的很多因素都可以影響同傳的表現。所以注意細節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同聲傳譯員,會議前應該提前去到同傳箱檢查一下同傳設備和同傳箱的擺放。
有一次做同傳,我去到會場看到同傳箱后大吃一驚。 發現同傳箱擺在看不到講臺的地方,于是問技術人員為什么要這樣擺放同傳箱。按照慣例,同傳箱必須面對發言人的講臺,可以看到發言人放的幻燈片。技術人員說本來同傳箱是擺在可以看到講臺的位置的,但是客戶嫌同傳箱放在那個位置不好看,所以把同傳箱放在一個看不到講臺和屏幕的位置。
很顯然,客戶不了解正確擺放同傳箱的重要性。很多會議發言人都用PowerPoint幻燈片,即使這些幻燈片提前給了同傳譯員,譯員自己帶了手提電腦進同傳箱,譯員仍然需要看屏幕。因為發言人很可能作了最后的修改,或是跳了幾頁,不按順序講。有些發言人還會用紅外線筆指著幻燈片上的某一個詞。所以譯員必須看到發言人和屏幕才能緊跟發言人的思路。同聲譯員必須和觀眾一樣可以看到發言人和屏幕。
因為會議要馬上開了,重新放置同傳箱很費時費事,所以等到中午吃飯休息的時候才有時間把同傳箱重新放置。
另外就是一個手提電腦的問題。如果搭檔也帶了手提電腦,那就要看看同傳箱里考(試^大是否有足夠的空間放兩部電腦。有沒有足夠的插口插兩部電腦。放兩部手提電腦會有點擁擠。如果能有足夠的位置放兩部電腦最好了。譯員準備會議時可能在資料上加了些翻譯或是注解。所以能用自己的電腦還是很重要的。 有些同傳箱里面配有電視,可以看到大會屏幕上放映的幻燈片。這樣最好不過。但是不是什么時候都有理想的工作環境。
還有就是同傳箱里的光線問題。一般同傳箱里都配有小臺燈。但是也有設備公司經驗不足沒有配備臺燈的。臺燈這樣東西不是什么時候都需要。只有當同傳箱內光線不夠,你又需要看文件的時候才需要。有一次做同傳需要看材料,但是同傳箱里的光線非常弱,也沒有臺燈。后來叫技術人員加了一個。 最好是可以調亮度的那種臺燈。如果同傳箱里太悶熱,開了臺燈后會感覺更熱。
所以提前去同傳箱看看里面的溫度和空氣狀況也很重要。做同傳的時候盡量穿一些寬松的衣服,讓自己的身體處于最舒服的狀態。很多同傳箱里的空氣都不是很好。而同傳又是一項很耗氧的高強度腦力勞動。所以輪到自己休息的時候應該出去轉轉,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還有一個必須提前檢測的就是設備的音效。檢查一下中英文頻道button,左右麥克風button,和mute button有沒有問題。設備的音效是影響同傳的最直接因素。如果聽不清發言人在說什么,水平再高也沒有辦法翻譯。
碰上觀眾討論或發言提問沒有用麥克風的,這時候不要什么話都不說。只要有人帶著耳機聽你的翻譯你就可以向他們求救。
你可以說,“請提醒發言人使用麥克風,翻譯聽不到發言,無法翻譯。”
如果翻譯的時候是中翻英,可以說,"Can anyone ask the speaker to use a microphone? The interpreter cannot hear the speaker. Thank you!"
發言人應該盡量使用大麥克風,不要使用夾在胸口的小麥克風。因為這種小麥克風的音效沒有大麥克風好。傳進譯員耳朵的聲音的效果對譯員的表現有直接的影響。
如果會議使用的是紅外線同聲設備,聽眾如果用書或是其他東西擋住了同傳接收器就會聽不清同傳。因為紅外線同聲設備是靠光波來傳播聲音的。可以叫主持人提醒聽眾這一點。
做同傳的時候要注意有沒有按對button。中英文轉換時要記得換button,否則人家會以為你沒有翻譯。頻道沒有換還不是最糟糕的,聽眾換個頻道就可以聽到你的聲音。如果是自己的麥克風沒有開,翻了半天就白翻了。弄不好還會給人投訴。
需要咳嗽或是喝水的時候可以按住mute button。需要問搭檔某個詞的時候也可以按著mute button. 按著mute button的時候聽眾就聽不到你的聲音。做同傳的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聲音。聽眾連你考(試^大的喘氣聲都可以聽得很清楚。
休息時間在同傳箱里和搭檔聊天或是抱怨的時候要確保麥克風沒有開。
最后要提一下就是水。每個同傳至少要配備幾瓶水。長時間同傳很容易口干舌燥,喝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聲音已經沙啞或是喉嚨發炎,喝水是減緩不了喉嚨的不舒服的。可以自備一些潤喉糖或是一些滋潤喉嚨的雪梨膏或是京都念慈庵枇杷膏。
我有一次做同傳碰上喉嚨有點發炎,怎么喝水都覺得難受。高強度的工作讓喉嚨差點失聲。喉嚨不舒服直接影響語流和語速。所以做同傳平時要注意保護嗓子,避免煙酒和刺激喉嚨的食物。 有時會議主辦單位不一定記得給翻譯準備礦泉水。所以會議開始前自己就要看看同傳箱里有沒有水,沒有的話要叫會議主辦單位弄幾瓶水來。
n. 啞子,默音字母,弱音器
adj. 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