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為政篇(7)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Zi You asked what filial piety was. The Master said, "The filial piety nowadays means the support of one's parents. But dogs and horses likewise are able to do something in the way of support; - without reverence, what is there to distinguish the one support given from the other?"
【原文】
子游問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②。至于犬馬皆能有養③;不敬,何以別乎④?”
【今譯】
子游問?孔子?怎樣做才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孝順,總說能奉養父母就可以了。就是狗,馬都能有人飼養它。如果對父母只做到奉養,而不誠心孝敬的話,那和飼養狗、馬有什么區別?”
【注釋】
①子游:姓言,名偃(yān),字子游。吳國人。孔子的弟子。②是謂能養:只講能夠養活。③至于犬馬:就拿犬馬來說。至于:復合連詞。皆能有養:都能得到喂養;都能被人喂養。④何以:即“以何”,用什么。
【評點】
本章孔子繼續論孝道,重點講“為孝必敬”。
如果說愛是一種基于血緣親情關系而形成的道德感情的話,那么敬,則是基于倫理上下關系而產生的一種道德理性和意志。孝,不僅包含愛,也內在地包含著敬。如果說愛是基于親子之感情上的平等,那么,敬則是親子地位上之上下差異。父母是上輩人,子女是下輩人,因此,子女對父母的孝,除了愛,還要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敬,如果供養父母缺乏敬意,那同飼養牲畜就沒有區別了。
敬,作為孝道的倫理本質,旨在強調孝道的一切行為模式(如養、事生、事死、事祭等)均要以敬為根本和宗旨。從本章孔子的話,可見養與敬,敬是更根本的
n. 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