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修辭格的譯法
翻譯英語修辭格力求譯文能有效地再現原文的修辭效果,否則譯文即使在大意上與原文差不多,也會使原文的精神和風格受損,削弱語言的表達力。一般說來,修辭格的翻譯原則是形似不如神似重要。要做到這一點有時可以采取直譯,因為英漢兩種語言在修辭手法上存在某些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有時僅靠直譯是不行的,因為英漢兩種語言還存在著許多差異。無視這些差異而采用直譯不但不能保持原文中修辭格的神韻,反而會歪曲原作的意思,造成譯文語言晦澀難懂。這時譯者就得借助其他翻譯技巧,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改換原文的某些修辭手法,使譯文符合譯入語的語言規范和表述習慣。總的說來,英語辭格的譯法主要有直譯、加注、釋義、歸化、切分、數種譯法并用等。
A. 直譯
在英漢兩種語言的修辭手法和比喻形象無甚差異的情況下,就可采用直譯。直譯既可傳達原文的意義,又可保持原文的修辭風格,豐富譯文的語言表達力。例如:
(1)They were only crying crocodile tears at the old man's funeral because nobody had really liked him.在老頭子的葬禮上,他們只不過擠了幾滴鱷魚的眼淚,因為老頭子在世時他們都不喜歡他。
(2) The book set off a firestorm of reaction.這本書引起風暴般的反應。
(3) Among so many well-dressed and cultured people, the country girl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同這么多穿著體面而又有教養的人在一起, 這位鄉下姑娘頗有如魚離水之感。
(4) I would my horse had the speed of your tongue.但愿我的馬有你的嘴那樣快。
(5)I deserve neither such praise nor such censure.這樣的夸獎我擔當不起,這樣的責備我也擔待不起。
(6)On the 14th of March, at a quarter to three in the afternoon, the greatest living thinker ceased to think.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B. 加注
加注也是豐富譯入語語言表達法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既能傳達原文的意思和神韻, 又能擴展讀者的知識面。尤其當原文所用的典故在上下文中起比較重要的作用時,使用加注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
(1) Christ, to hear some of those sailors' myths, you'd think bloody Fort Knox was on every ship that sailed. 天哪,要是聽信有些水手的胡說八道,你會以為每條出海的船上都有該死的諾克斯堡哩。
(注:諾克斯堡是美國的一個軍事保留地,是美國黃金倉庫的所在地。)
(2) They did not reopen the Pandora's Box they had peeked into in 1972.
他們在1972年曾挖掘過這些丑事,如今卻不再打開這個潘朵拉的盒子。
(注:潘朵拉的盒子原自希臘神話故事,里面藏有許多能給人們帶來不幸的事物。)
(3)-Why are parliamentary reports called "Blue Books"?
——Because they are never red.
──為什么議會報告稱為"藍皮書"?
──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是紅的。(注:red和read諧音,實際上是指"從來沒有人讀它們")
C. 釋義
由于許多英語修辭手法或比喻形象本身是特有的,如保留其形就會危害其義。如頭韻法,其搭配可以千變萬化,很難碰巧找到相同的漢語搭配,即使勉強湊韻,也不一定能表達原文的意思。這時就必須首先保證譯文能正確傳達原文的思想內容,然后再盡一切可能去表現原文的節奏和旋律。如英語明喻as rich as Croesus,如譯成"富得像科里瑟斯",讀者會十分費解,不知Croesus是何許人也。如果加注,說明Croesus是公元6世紀小亞細亞呂底亞國王,十分富有。讀者雖然能明白了該詞的意思,卻極易分散他們閱讀的主要注意力, 因此不如干脆意譯為" 極為富有",不必顧及其修辭手法。 其他例子還有:
as drunk as a fiddler酩町大醉 (在英格蘭早期文化生活中, 民間小提琴手在公共場合為舞蹈伴奏, 人們往往以酒酬謝,小提琴手因此每每喝得大醉。這種奇特的比喻只好意譯。)
(1)They prolonged the clasp for the photographers, exchanging smiling words.他們延長握手的時間,讓攝影師照相,同時微笑著交談。(英語transferred epithet——漢語無修辭格)
(3)You want your pound of flesh, don't you?你要逼債,是嗎?(英語allusion ——漢語無修辭格)
(4)I spoke to them in hesitant English.我結結巴巴用英語對他們說。(英語transferred epithet——漢語無修辭格)
(5)He is the mouth of the House in its relations with the Crown.他是議會對王室的發言人。(英語metonymy——漢語無修辭格)
(6) Clearly a tug of war over key policies continues between the pragmatic and ideological camps.不言而喻, 注重務實的和強調意識形態的兩大營壘還會在重大政策上爭吵不休。(英語metaphor——漢語無修辭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