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翻譯三步策略(2)
三、漢英翻譯三步策略之二:找謂語
在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的對比中,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diǎn):就是漢語中,幾乎所有詞類都可以充當(dāng)謂語;而英語中則只有動詞才能充當(dāng)謂語。一般來說,我們在漢英翻譯的過程中,隨著主語的確定,憑我們作為漢語母語的使用者,幾乎總能在漢語原文中,找出一個對應(yīng)的謂語來。但是,和漢語原文主語對應(yīng)的謂語,不一定能充當(dāng)英語譯文的謂語。在弄明白怎么選擇漢語原文中的一個合適的謂語去充當(dāng)譯文的謂語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漢語的謂語和英語的謂語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如圖所示:
區(qū)別
漢語的謂語
英語的謂語
1 沒有人稱、時態(tài)、和數(shù)的變化
有人稱、時態(tài)、和數(shù)的變化
2 常常是動詞作謂語
只有動詞作謂語
3 名詞、數(shù)量詞、形容詞等可以作謂語
無
4 少用被動句
多用被動句
5 有“連動式”謂語
無
6有“兼語式”謂語
無
正因?yàn)橛幸陨蠀^(qū)別,在我們做漢英翻譯的時候,就可以利用英漢語兩種語言的各自的特點(diǎn),選擇合適的謂語來翻譯。所以,簡單歸納起來,謂語的選擇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選擇謂語要注意時態(tài)、人稱和數(shù)的變化
由于英語的動詞具有人稱、時態(tài)和數(shù)的變化,而漢語沒有這樣的變化方式。所以,在翻譯中,一定要注意這種最基本語法一致原則。一般來說,要確定漢語原文的在譯文中的基本時態(tài),應(yīng)該沒有問題。因?yàn)楫吘節(jié)h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對漢語原文的閱讀理解水平應(yīng)該是能把握好時態(tài)這個問題的。但是,一定要在英語譯文中注意不要犯“時態(tài)、人稱和數(shù)”這個基本錯誤。如:
例1.過去的五十年并不是發(fā)明創(chuàng)新的黃金時期。(同等學(xué)歷01年漢譯英試題)
The past fifty years was not really a golden age for inventions and creations.
說明:在這個例子中,原文雖然有明顯的時間詞提示我們,所選擇的謂語需要用過去時態(tài),但是,大多數(shù)人忽略了謂語動詞需要用單數(shù)的問題,所以必須加以注意。
例2.實(shí)行改革開放以來改變了過去封閉半封閉狀態(tài),提高了我國經(jīng)濟(jì)水平。(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03年考博英語翻譯試題)
Since lace>Chinalace> started to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its total or semi-closure has been changed and the level of its economy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raised.
說明:在這個例子中,有“以來”這個漢語詞提示我們,在譯文中要用跟過去相關(guān)的時態(tài)。同時漢語原文的謂語“改變了”和“提高了”中的“了”也給我們提示,譯文需要用完成時態(tài)。
2.常常選擇漢語原文的動詞謂語作英語譯文的謂語,但是選擇謂語需要注意“瞻前顧后”
由于漢語中的動詞也常常充當(dāng)位于成分,既然英語中只有動詞才能作謂語,我們就可以選擇漢語原文的動詞謂語充當(dāng)英語譯文的謂語。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由于漢語語言本身“意合”的特點(diǎn),所以與漢語主語能夠順利搭配的謂語,在英語譯文中則不一定能在邏輯上搭配起來。那么,我們就需要選擇一個和確定好的主語能夠邏輯搭配的謂語,這就需要權(quán)衡,甚至是改變我們前面已經(jīng)確定的主語,重新確定一個和這個謂語動詞能邏輯搭配的主語,并且不改變漢語原文的意義,以利于我們得到一個“準(zhǔn)確通順”的譯文。我把這種權(quán)衡并選擇一個合適的謂語的現(xiàn)象叫“瞻前”。同時,所選擇的謂語如果要帶賓語的話,一定要思考謂語動詞和下文的賓語在邏輯上能夠搭配,這也需要權(quán)衡,甚至改變我們已經(jīng)選擇好的謂語動詞。我們這種權(quán)衡并選擇一個合適的謂語的現(xiàn)象叫“顧后”。如:
例3.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以后,外商參與中國投資活動的機(jī)會將越來越多,自身發(fā)展的空間也越來越大。(中國人民大學(xué)04年考博英語翻譯試題)
After lace>Chinalace>’s entry into WTO, more opportunities will be created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foreign entrepreneurs in the investments in lace>Chinalace> and larger space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說明:在這個例子中,漢語原文的主語是“機(jī)會”以及“空間”,相應(yīng)的謂語分別是“越來越多”(more and more)和“越來越大”(larger)。但是,考慮到英語譯文中,opportunity和more,以及space和larger不能構(gòu)成一個合適的主謂關(guān)系,所以,我們需要重新選擇一個謂語。考慮到英語中more可以修飾opportunity,我們就可以確定more opportunities(越來越多的機(jī)會)充當(dāng)主語,同時,按照英語譯文的搭配方式,給增加一個謂語動詞create。這樣,就可以把原文“外商參與中國投資活動的機(jī)會將越來越多”這層含義用“越來越多的機(jī)會將(被創(chuàng)造)出來給外商參與中國投資活動”這個邏輯順序來翻譯。同樣的方法,也可以解決“自身發(fā)展的空間也越來越大”這個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