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譯文如下:
先生們,女士們:
今天的日立集團,是有著高達10萬億日元銷售額規模的企業集團,但是其企業活動最早開始于1910在日本生產的第一臺國產五匹馬力的馬達。 創業者小平浪平先生的信條是:重工業的銷售直接關系到生產,與生產現場不能分離。日立把自主設計、制造的產品通過自己進行銷售作為根本的信念。如果缺乏自主獨立的精神,就不能掌握主動權;如果受種種局限,企業發展就會停滯不前,難成氣候。
大力投身國內的生產以及企業自身的技術發展,成為現在的日立的成長根基,以及后來產品出口和多元化的源頭。技術革新是通過調整事業結構而使擴大業務規模成為可能的一種想法。
現在的日立,在日本有六個,海外有四個研究所(中國、美國、新加坡、歐洲),從事著從零部件、材料到硬件、系統和服務的尖端而廣泛的研究。 另外,和海外的大學、研究機構進行國際化的共同研究引領世界的同時,我們還通過國內外的產學合作,致力于技術進步和人員培訓。
在研究開發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研發的速度、知識產權戰略和人才的培養都很重要。雖然日立從創業以來就一直重視研發,并且強化了集團的研究開發能力,但是單靠一家企業已經不能支撐起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和廣度了。 于是,日立集團通過和用戶、企業、大學等社外機構的協創活動,推進了向開發造福于社會的產品和技術的企業的轉變。在業務合作方面,通過從別的公司收購下一代硬盤驅動器、自動化設備,與別的公司共同開發半導體、銀行終端(ATM)、手機產品等方法謀求包括技術開發在內的事業的高效率化。
在人才培養方面,日立為了提高研究人員的創新信心設置了各種優厚的企業內教育和發明獎勵機制。發明獎勵機制的設置有助于優秀發明的問世。我們戰略性地推進創新技術的專利化,以期向其他企業提供專利并讓其得到有效利用。
通過上述努力,近年來,垂直磁記錄式硬盤、手指靜脈認證、微型芯片、節能環保技術等創新型實際業務得以產生并創造了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