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TI二級口譯精講第3講講義
邏輯分析技巧講解
一、邏輯分析技巧講解
口譯的標準是準確傳達源語的信息。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準確理解原文。理解是做好口譯的前提和基礎。在口譯中,由于時間限制,我們不可能像做筆譯那樣,反復思考,尋求對原文的正確理解。我們必須在瞬間把握住源語的信息意義,然后用目的語表達出來。如何迅速理解并記住講話內容對譯員來說是一個挑戰。如果我們在聽他人講話時,只將注意力放在字、詞上面,那么這些語言符號一旦消失,我們對講話的理解就會變得模糊,這是因為人腦的短時記憶能力很難將數百個單詞一個一個地按順序儲存在大腦中。因此,我們在聽他人講話時,應當脫離源語的語言外殼,對接收到的信息從各個層面進行迅速的辨識和推理分析,如語法層次分析、語義和語篇分析、文化分析、社會心理分析、以及對下文意義的推斷和綜合等,這樣儲存在大腦中的就不再是獨立的單詞,而是經過分析綜合的信息意義,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很快地用目的語將源語的含義表達出來。重要技能,幫助記憶,提高瞬間和短時記憶能力,輔以筆記分析層次,尋找信息點和信息群之間的邏輯關系,將其以某種自己可以理解的邏輯關系聯系起來,方便記憶。練習方法,聽英文,分出邏輯層次,概括每層大意,分析邏輯結構。
邏輯分層練習
邏輯分層練習 1
①人類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這既涉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涉及地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提供的 資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環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內維持不變。
②太陽是決定地球外在環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據近代天文學家的理論,太陽將持續而穩定地向地 球提供光和熱,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平均半徑,將長期維持不變,至多只有極小的擺動,這一過程將至少還持續 40億年。過了40億年后,太陽將逐漸膨脹而演化為紅巨星,最后將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實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陽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類,卻承 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動!不過,太陽為地球持續提供長達4000萬年的光和熱卻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4000萬年 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還不到太陽總量的1%!所以,研究人類在地球上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至少要以人 類能在地球上持續生存4000萬年為奮斗目標!
④但是人類面臨的真正威脅,卻是來自人類自身。如果人們認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學之父 的話,那么這400年來科學、技術以及工業、農業的發展,就遠遠超過自有人類歷史以來的400萬年間的成就。 與此同時,近400年來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資源,也大大超過了在400萬年間人類所消耗的資源總量!如果按照現 在消耗不斷增長的趨勢發展下去,試問4000年后乃至4000萬年后的地球將是什么樣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另一類是不可再生資源。雖然人類可以用消耗 可再生資源的辦法補充一些不可再生資源,但這在數量上畢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歸根結底將取決于地球上的資源能在多少年內按照某些資源的消耗標準維持人類的正常生活。
⑥其實,4000萬年只是一個保守的說法,太陽的光和熱,完全可能持續更長一些時間,即使太陽 系內出現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擊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萬年內發生,而且人們完全能發射有超強破 壞力的導彈,使小行星改變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是大可不必“杞人無事 憂天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憂慮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類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