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辨”(Listening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顧名思義,不僅要“聽”還要“辨”,即思考、分析。“聽辨”是口譯過程中的第一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接收到源語信息,并通過種種分析手段把接收到的信息納入到我們的理解范疇,以便儲存和輸出。毫無疑問,口譯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聽辨過程。所以大家首先要先對口譯的聽辨過程有一個透徹的認識,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提高自己的聽辨能力。
口譯中的聽辨過程和大家平時英語學習中所接受的聽力訓練不同,但二者又有一定聯系。
首先,具備良好的聽力水平是培養良好聽辨能力的基礎。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外語聽力有問題,那么無論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多強,他都很難勝任口譯工作。其次,光有好的聽力還不夠,因為聽辨過程還涉及到其他方面的能力。這一點可以從聽力訓練與聽辨過程的區別中看出來。
一、聽力訓練與聽辨過程的區別
1. 英語聽力訓練中比較注重語言層面,也就是說他們會十分注意語音、語調和語言的表達及用法。而譯員在聽辨過程中所注重的是意思,或是講話者的意圖而不是具體的詞句表達。所以譯員在聽到一段話之后在頭腦中形成的是一個有邏輯關系的語意整體,而不僅僅是詞句的簡單集合。
2. 聽力練習中主要啟動聽覺系統,理解只是一個被動而附帶的過程。而譯員在聽辨過程中不僅要啟動聽覺系統,還要啟動大腦中的分析理解機制和記憶機制。也就是說譯員要邊聽、邊分析、邊理解、邊記憶。所以,與一般的外語學習相比較而言,專業譯員要具有更強的分析能力,要會“一心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