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就一般聽力而言,信息接收是被動和跟隨性的,對信息的反映略顯滯后。而譯員的聽辨過程是積極主動的。在聽的過程中伴有很大程度的預測和判斷行為,常常需要調動非語言因素對所聽內容進行分析、整理、補充和聯想。
4. 通常,用作聽力訓練的材料,信息比較清晰,雜音干擾較少。而譯員在口譯工作中所處的信息環境是現場性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信息干擾、信息缺失時有發生。而且,講話者以交流為唯一目的,在信息發布過程中并不照顧或考慮譯員的狀態。
綜上所述,口譯聽辨過程較一般外語聽力訓練要復雜得多,要求也高得多。大家需要建立這樣一個意識,即口譯過程不是一個信息背誦加字詞翻譯的過程,而是一個通過聽辨將信息接收、理解,再用譯入語將理解的信息加以表達的過程。以下提供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二、英語聽辨能力訓練的方法
1.可以選擇一些英文有聲資料(最好是現場講話)或是請練習搭檔模擬現場發言。聽過一段話后,在不記筆記的情況下用源語(英文)進行復述。注意在聽的過程中要把注意力從詞句表達上移開,而專注于整段話的邏輯意思。在復述時不要拘泥于原文詞句,更不要試圖背原話。意思和邏輯關系要盡量復述得準確完整。
2.在聽辨訓練的初級階段,如果還不能完全掌握邊聽、邊分析、邊記憶的技能,可采取就所聽內容進行提問的方式建立邏輯關系。比如可以將注意力放在WHAT、WHO、WHEN AND WHERE、HOW AND WHY等幾個要素上。通過這種方式增強邏輯分析意識,努力跟上講話人的思路,從而對所聽語篇有一個正確的理解。
3.每段講話的長度可隨熟練程度的增強而逐步增加:比如從聽幾句話到聽一小段,從一小段到一大段,再到數段等。并可以嘗試聽各種不同風格的講話。選題也可以從比較熟悉的領域逐步擴展到比較陌生的領域,以培養臨場適應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4.練習聽辨能力可以從標準的英語視聽資料開始。練習者對標準語音都比較適應,因此聽力方面的障礙較小,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分辨、整理講話內容方面。在對標準英文的聽辨練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逐漸引入帶有各種口音的英文視聽資料。現場工作中,很多時候講話者的英文帶有濃重的地方或個人口音,如果平時練習只針對標準英文發音,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非標準”英語時就會因準備不足而影響口譯任務的完成。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口譯筆譯 > 上海高級口譯 > 口試輔導 > 正文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
上一篇:同聲傳譯的訓練方法和技巧
下一篇:口譯中的邏輯分析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