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的各種領域的相關發展,存在若干原因。(71)在這些原因中,有些完全是自然而然地來自社會需求。另一些則是由于科學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加速而產生某些特定發展的必然結果。然而,有些發展速度的差異其原因就不盡合理,這是因為某些權威人干對科學理論研究應采取何種形式有先入為主的想法,這些想法起了改變不同科學領域的發展模式的作用。這是一個新問題,也許并非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但其趨勢卻令人擔憂。(72)這種趨勢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一些國家的政府得出結論:政府要向科研機構提出的具體要求通常是無法詳盡預見的。然而,人們可以預見,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要求科學做出具體的回答。因此,將科研機構視為一種資源或一臺機器,應維持其良好的運行狀態。這樣做通常是很有價值的。(73)給某些與當前目標無關但將來可能產生影響的科研以支持,看來通常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此種資助也與所有政府資助一樣,需要決定合適的投資對象。根據某一項目是否有效來做出決策是明確無誤的。但是在幾個都沒有直接效用的項目中,要做出抉擇就特別困難。資助機構的目標是支持“好”的科學,而不資助“壞”的科學,那是值得贊揚的。然而要做出正確的抉擇卻是困難的。人們往往將好科學與該科學是否有能力提出一套完美的理論混淆起來。(74)然而,世界就是如此,完美的體系一般是無法解決世上某些更加引人入勝的課題的。(75)同過去一樣,將來必然會出現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思維對象,給完美以新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