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以經濟動機為基礎的守恒系統中,存在一個基本的弱點,即陸生群落的大多數成員都沒有經濟價值。然而這些生物是生物群落的成員,如果群落的穩定性取決于其完整性,他們就有權持續生存。
當其中一個非經濟類別受到威脅時,如果我們碰巧喜愛這個類別,就會創造借口使其具有經濟意義。本世紀初,鳴禽原本正在消失。(46)科學家們匆匆趕來救援,但證據是明顯站不住腳的。大意就是,如果鳥不能控制這些蟲子,蟲子就會吃光一切。這個證據必須是經濟的,才是有效的。
如今閱讀這些拐彎抹角的論述令人痛心。我們還沒有土地倫理,(47)但是,我們至少比較一致地認可這樣一種觀點,即:無論鳥類對我們是否具有經濟價值,他們都應該繼續享有其固有的生物權利。
類似的情況存在于食肉的哺乳動物和捕食魚的鳥類中。(48)生物學家們曾一度濫用這個證據:這些生物通過殘殺弱者來維持生物鏈條的健康發展,或者只是捕食“無價值的物種”。 因此在這里,證據必須是經濟的,才是有效的。天敵是社會的成員,任何具有特殊要求的集團都無權為了自身真實的或想象的利益消滅它們。
有些種類的樹木被一些只具備經濟頭腦的林業員認為是“非我族類”,因為它們發育過慢,或作為木材銷售價值過低。(49)歐洲的林業生態發展比較先進。那些沒有商業價值的樹種被視為原始森林群落的成員而被合理保護。此外,人們發現一些樹種在保持土壤的肥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森林和構成森林的不同的樹種,地面植物以及動物之間的相互依賴是理所當然的。
由于有些樹種成長緩慢甚或是作為木材的價值也太低,所以一些受經濟利益驅使的人就將這些樹種完全拋棄。總而言之:一種守恒系統完全基于自身經濟利益是傾斜無望的。(50)這樣的體系容易忽視、并最終滅絕了生物群落中的許多元素。然而這些元素雖然缺少商業價值,但對整個群落的健康運動卻至關重要。它虛假地認為生物時鐘的經濟部分可以在缺少非經濟部分的情況下繼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