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腦力活動,涉及文化、知識、思維、表達和經驗等多個層面。要做好英譯漢,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不僅要求譯者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熟悉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具備完善的表達技巧和長期的翻譯實踐,而且要求譯者擁有善變的能力。譯者既不能脫離原材料,但又不能局限于原材料;既能進行英語思維,又能運用漢語思維;表達既要忠實于英文,又要符合漢語習慣;譯文既能傳形,又能傳神。所以,對于任何譯者而言,英譯漢時,只能做到更好,絕對不能做到最好;只能盡量避免錯誤,絕對不可能不犯錯誤。
由于各位考生自身素質參差不齊,考研翻譯中的錯誤也可謂千奇百怪、錯綜復雜,從思維到表達、從句意到詞意,各種錯誤真是應有盡有,難以一一陳述。誤譯,主要是由于譯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理解了英語原文的真實意義,不能根據上下文推斷詞語的含義造成的。總結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歸納起來看,考生的誤譯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缺乏文化背景知識,不懂句子結構,誤解邏輯關系和詞不達意等等。
一、 缺乏文化背景知識
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孿生體,沒有不受文化影響的語言,也沒有不用語言傳播的文化。無論是在英譯漢還是漢譯英的實踐中,無論是在日常交往還是正式場合,由于缺乏對英美文化的了解而造成的誤譯比比皆是,甚至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損失。所以,了解英美語言國家的文化,是一個英漢翻譯者的必修課。對于考研的學生來說,出國體驗這種文化是不現實的,但不能因此就因噎廢食,相反,要從實際出發,利用各種現實途徑,通過報紙、網絡、書刊雜志來積極了解英美文化,在努力實現考研奮斗目標的同時,切實提高自己的翻譯、表達和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下面通過一些具體的實例來簡單介紹以下缺乏文化背景知識造成的誤譯。
【例1】 Television has changed the importance of issues. It can be argued that since the 1960 presidential debates we have elected people, not platforms.
【譯文】電視已經改變了政治見解的重要性。可以證明,自從1960年以來的總統選舉中,我們選擇的是人,而不是政治綱領。
【分析】platform一詞的原意是“講臺、講壇”,但經常被引申用來指美國各黨的“競選綱領”,這是因為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代表美國兩大黨派競選的候選人都要在講壇上闡述各黨的競選綱領。如果將這里的platform簡單地譯為“講臺”,就會產生誤譯,表明對美國大選缺乏一定的了解。
【例2】 The blue chip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too, although down 12% form its all time high, was broadly back to its November value.
【譯文】匯集績優股的道瓊斯工業指數雖然從歷史高點下跌了12%,也大幅回升到了去年11月份的價位。
【分析】原文中的blue chip字面意思是“藍色的籌碼”,源自撲克牌游戲;在證券市場上,它是指股市中那些業績優良的績優股,比如IBM、GM等在股市上表現良好的上市企業,他們的股票通常都是投資者所青睞的。盡管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直譯成“藍籌股”,但意譯成“績優股”意義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