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文學徐君家傳[清]魏禧
徐君諱謙尊,字玄初,吳縣附學生1君天資英敏,讀書觀大略,暮古俠烈之士,好施與,矜然諾。里有爭,必造門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君委曲以秦甘旨,故鄉望公2得與二三故舊歌嘯山水間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經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剛卞,君事之彌謹。季讀書,君不以貧故竭力佽助。
明末賦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條利弊上巡撫張公,公覽而擊節曰:“此真讀書人。”于是廣義田以資通區,置役田給諸甲,至今猶食其利焉。崇禎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歲減廩食以資鄉里,又勸助有力之家,全活甚眾。妻兄弟有老而獨者養之二十年,沒葬而歲祀之,君友黃某父子死非所,遺二寡婦一女,君悉心護之,以其女字君從子,故黃氏終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黃之姻某喜豪舉,忽罹大禍,君營救之為破家。其教子以親賢友善為第一務。鼎革3初,州郡望人義士多辟地鄧尉山、太湖中,君為謀舍館資飲餼不倦,不復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間,群盜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聞盜則挺身出,糾里中壯士為守御。賊大恨,卒殺公。鄉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輩無所侍矣。”
或曰:君古游俠之流也。魏禧曰:游俠士以好義亂國,君以好義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潔己礪治以利其下,下盡職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盜賊不作。其衰也,大吏貪縱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晙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細民無所依倚。當是時,千家之鄉,百室之聚,茍有巨室魁士,好義輕財利,能緩急一方者,則窮民饑寒有所資,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為盜賊。又或畏威懷德,不敢為非,不忍負其人。故鄉邑有好義士,足以補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幾于是者與?嗟乎,是非獨為徐氏言之也。
(選自《魏叔子文集》,有硎節)
【注】①附學生:明清科舉生員名稱之一。②鄉望公:對徐謙尊父親的尊稱。③鼎革:指改朝換代。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以科兄弟科:分攤
B.全活甚眾全:全部
C.其女字君從子字:許嫁
D.糾里中壯士為守御糾:聚集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君不以貧故竭力佽助
A.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民瑾于道路
B.
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上下相安,而盜賊不作
C. 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
其庶幾于是者與
D.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11.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現徐謙尊俠義之風的一組是
①君天姿英敏,讀書觀大略
②好施與,矜然諾
③廣義田以資通區
④君歲減廩食以資鄉里
⑤君為謀舍館資飲餼不倦
⑥每聞盜則挺身出
A. ①②④B. ②③⑤
C. ③④⑥D. ②⑤⑥
12.下列對本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家境中落后,徐謙尊悉心奉養父親,想方設法維持家庭生計,極盡孝悌之義。
B.徐謙尊為人重義輕財,親賢友善。明亡后,他資助州郡中有名望的忠義之士,不計個人利害。
C.作者認為,徐謙尊在群盜大起之際,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一方百姓,最終被害,是值得敬佩的游俠士。
D.文章選用多個典型事例,有敘有議,肯定了徐謙尊這類人在亂世中對國家的積極作用。
語文第II卷
四、(21分)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君條利弊上巡撫張公,公覽而擊節曰:“此真讀書人。”〔3分)
(2)鄉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輩無所恃矣。”(2分)
(3)故鄉邑有好義士,足以補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3分)
14. 閱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宋]黃庚
芳事闌珊三月時,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綿飄白東風老,一樹斜陽叫子規。
暮春山間【宋]黃公度
緩步春山春日長,流鶯不語燕飛忙。
桃花落處無人見,濯手惟聞澗水香。
(1)《暮春》一詩,春之“暮”體現在何處?(2分)
(2)《暮春山間》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桃花的?〔2分)
(3)兩首詩都寫了暮春之景,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15.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吾所以為此者,____________。(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傳》)
(2)____________,眄庭柯以怡顏。(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____________往往取酒還獨傾。〔白居易《琵琶行》)
(4)女媧煉石補天處____________。 (李賀《李憑箜篌引》)
(5)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禪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