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必做,共l40分)
13.“若政令有失當,除授非其人,則論奏而駁正之。凡章奏,日錄目以進,考其稽違而糾治之。”具有上述職能的機構是
A.中書省 B.尚書省 C.門下省 D.軍機處
14.明代思想家何心隱主張“育欲”,認為“性而味,性而色,性而聲,性而安逸,性也。”這反映了
A.西方人文思想影響深遠 B.程朱理學退出歷史舞臺
C.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產生 D.傳統理學思想受到沖擊
15.右圖是北宋蘇東坡的《枯木怪石圖》。米芾在《畫史》中說:“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無端,如其胸中盤郁也。”該畫
A.講求法度與匠氣
B.強調神韻不拘形似
C.彰顯寫實之風格
D.凸顯濃郁生活氣息
16.魏源認為“五帝不襲禮,三王不沿樂。”這說明他
A.主張革故鼎新 B.提倡師夷長技
C.強調中體西用 D.否定禮樂制度
17.1956年底,中國完成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20世紀5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制定經濟計劃。對二者的相同點,說法正確的是
①生產關系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②都在一定時期內推動了經濟的發展③都屬于計劃經濟④都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調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羅馬法博大精深,是世界法律制度史苑中的奇葩。羅馬法不斷發展完善的原因是
①奴隸制商品經濟的發展 ②鞏固奴隸制民主政治的需要
③帝國疆域的不斷擴大 ④境內社會矛盾的日益復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徐繼畬在《瀛環志略》中介紹了某國的政治制度:每逢國有大事,由“王諭相,相告爵房,聚眾公議,參以條例,決其可否”,然后再“轉告鄉紳房”,最后由“鄉紳大眾允諾而后行”。據此判斷,該國
A.推行君主專制 B.確立民主共和制
C.實行君主立憲制 D.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20.1793年起草的法國《人權宣言》中說“自由是屬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損害他人權利的事的權利……其道德界限則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啟蒙思想源自孔子學說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 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
21.“我們應該竭盡全力使我國(蘇聯)成為經濟上獨立自主而依靠國內市場的國家,成為能把其他一切逐漸脫離資本主義而進入社會主義經濟軌道的國家吸引到自己方面來的基地。”為此,蘇聯實施了
A.新經濟政策 B.社會主義工業化
C.農業集體化 D.赫魯曉夫改革
22.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提到:“美國采取措施以強化受到蘇聯侵略或共產黨顛覆威脅的國家,這也就是保護美國的安全——它就是保護自由!”為此,美國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杜魯門主義 B.實施馬歇爾計劃
C.發動局部“熱戰” D.成立北約組織
23.1973年,毛澤東在會見外賓時說:“我跟一個外國朋友談過,我說要搞一條橫線,就是緯度,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歐洲。”毛澤東提出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不包括
A.蘇聯對中國的威脅日增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高中英語 > 高考文科綜合 > 高考歷史模擬題 > 正文
- 下載該資料的人還下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