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共144分)本卷共36小題,每小題4分,共1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3.現在的影視作品有一股“戲說”歷史之風,真正的歷史真相被掩蓋。如何來判斷歷史資料的真偽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以下選項中你認為最具史料價值的是
A.當時的歷史文獻 B.當時的文學作品 C.當時的傳說 D.后人的研究資料
14.“單就宗教而言,周人還有一點與殷人大不同,祖先的世界與神的世界逐漸分離,成為兩個范疇的問題。”這集中體現于西周實行的
A. 世襲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井田制
15. 某班探究課在討論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因素時,一位同學出示了以下圖片,他想說明的觀點應是
A.忠孝觀念淵遠流長 B.小農經濟具有不穩定性
C.重農抑商觀念根深蒂固 D.海外貿易交通艱難
16.王夫之認為“終不離人而別有天,終不離欲而別有理”“隨處見人欲,即隨處見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不同”。這一主張
A.將滿足欲望作為順應“天理”的唯一教條 B.反對“天理”是世界本原思想主張
C.反對“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反對“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教條
17.近代著名社會活動家粱啟超一生“有定則無定見無定行”。定則是愛國之心立憲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則下,其見解、行動則是不斷流變的:維新——保皇——君主立憲制——護法——民主共和。這一事例集中體現了
A.近代救國道路探索的深入與曲折
B.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
C.新舊交替的時代特征
D.近代政壇政客投機鉆營的亂象
18.右圖是1957—1961年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單位:萬噸),對該階段理解正確的是
①“左”傾錯誤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②對“左”傾錯誤的糾正還沒有進行
③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出現嚴重失誤 ④自然災害也是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有調查顯示,新中國成立后,農村村干部的社會特性經歷了一個歷史演變過程:即從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貧下中農)一人民公社時期的工作積極性(勞模、勞動積極分子)一改革開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強(更多表現為基于個人魅力的宗族權威)一社會關系網絡(社會關系權威)一經濟實力(經濟權威)。這表明
A.權威的產生和村干部的選任由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需求和政策環境決定
B.農村的發展狀況與農村村干部的社會特性息息相關
C.我國農村歷史的復雜性決定了農村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
D.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日漸成熟
20.有學者專門研究過裙子與經濟的關系,叫做“裙子經濟”,結論是:裙子的長度與經濟的發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長,經濟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經濟就越先進。以19世紀中期的英國為例,此時英國女性一改中世紀拖地長裙、行不露腳的式樣,褲裝和短裙逐漸流行起來。這一轉變充分說明了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高考頻道 > 高考文科綜合 > 高考歷史模擬題 > 正文
- 下載該資料的人還下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