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20分)
注意事項:本卷共4頁,11小題,用黑色碳素筆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四、(23分)
11.把第Ⅰ卷(選擇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自以不能廣施,至使此人顛沛,乃于此植竹處溝上立小橋,令足通行。
譯文:
(2)若以其貧老邪,耋齒甚多,屢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譯文:
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軍城早秋 嚴武[注]
昨夜秋風(fēng)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
(2)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答:
13.補寫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____________。(《荀子·勸學(xué)》)
羈鳥戀舊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守拙歸園田。(陶淵明《歸園田居》)
(2)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鳥飛回。____________,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荒于嬉;行成于思, ____________。(韓愈《進學(xué)解》)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岳 樺 任林舉
第一次去長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是從那時起,才知道岳樺是一種樹的名字。那是一種只在長白山上才有的樹。
那時的長白山,還沒有進行旅游開發(fā),沒有什么所謂的“景點”,許多人去長白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看天池。我們大概也是那個樣子,所以一爬上汽車,人們的心和飛旋的車輪就達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盤旋而上,直奔峰頂。盡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樹、好景層出不窮,但似乎都與我們無關(guān)。過后,當(dāng)我重新翻閱那天的記憶時,除太陽未出時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還算清晰,中間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紅綠交錯、模模糊糊的虛影,如一張張焦距沒有對準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樺樹,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意外,也是一個驚奇。
接近山頂時,我無意中將疲憊的目光從嘈雜的人群轉(zhuǎn)向車外,突然,我感覺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那些樹,紛紛沿著山體將身軀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樹梢吃力地翹起。在透明的、微微顫抖的空氣里,我仿佛看到一種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這些樹的軀干之上,使這些倔強的生命在掙扎中發(fā)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這些樹的名字,就叫做岳樺。
本來,樹與樹并立于一處時應(yīng)該叫做林或森林,但許許多多的岳樺樹并存一處時,我們卻無法以“林”這個字來定義這個集體。因為它們并不是站立,而是匍匐,象一些藏在掩體下準備沖鋒或被火力壓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樣,集體臥伏于長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給它們一個詞不可的話,或許叫做“陣”或“陣營”更合適一些。那么,構(gòu)成這個巨大陣營的,到底是怎樣的一支隊伍?它們到底肩負怎樣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樺和岳樺在血緣上有什么聯(lián)系,不知道它們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植物,但我堅信,它們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當(dāng)初它們生命的基因都來自于同一棵白樺樹上的同一顆種籽。
白樺生在山下,與溪水、紅楓相伴,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風(fēng)流浪漫的日子,風(fēng)來起舞,雨來婆娑,春天一頂翠綠的冠,秋日滿頭金色的發(fā),享盡人間的艷羨,占盡色彩的風(fēng)流,如幸運的富家子弟,如萬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樺卻命里注定難逃絕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盡的蒼茫、蒼涼與滄桑。
有人斷言:“性格決定命運。”暫不說這句話用于人是否準確,但用到樹上,肯定是不準確的,實在講,應(yīng)該是命運決定了性格。岳樺,之所以看起來倔強而壯烈,正是由于它們所處環(huán)境的殘酷。
想當(dāng)初,所有的樺都是長白森林里白衣白馬的少年,峰頂谷底任由馳騁。后來,那場聲勢浩大的火山噴發(fā),將所有的樹逼下峰頂,就在向下奔逃的過程中,命運伸出了它無形的腳,一部分樺便應(yīng)聲跌倒。一個跟頭跌下去,就掉入了時間的陷阱,再爬起來,一切都不似從前.前邊已經(jīng)是郁郁蔥蔥的一片,每一種樹都沿著山坡占據(jù)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沒有了空間,沒有了去路;而后面,卻是火山暴發(fā)后留下的遍地瘡痍與廢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卻有著絕地求生的巨大空間,盡管那里有風(fēng),有雪,有雷電,有滾燙的巖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們還是選擇了調(diào)頭向上。
一旦選擇了返身向上,樺就變成了岳樺。而今,不管我們把怎樣的情感與心愿給予岳樺,岳樺也不可能變成那些明快而輕松的白樺了,如同山下的白樺永遠也不能夠站到它們這個高度一樣,它們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與平淡。因為從白樺到岳樺,作為一種樹已經(jīng)完成了對樹本身或者對森林的超越,它們的生命已經(jīng)發(fā)生了某種質(zhì)變。而今,與山中的那些樹相比,岳樺更像一場風(fēng);與那些各種形態(tài)的物質(zhì)存在比,它們看起來卻更像一種抽象的精神。 (有刪節(jié))
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寫長白山之行時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記憶,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5.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我仿佛看到一種神秘的力量和意志,正加到這些樹的軀干之上,使這些倔強的生命在掙扎中發(fā)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2)命運伸出了它無形的腳,一部分樺便應(yīng)聲跌倒,一個跟頭跌下去,就掉入了時間的陷阱,再爬起來,一切都不似從前。
16.作者堅信岳樺與白樺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請根據(jù)文意作簡要概括. (6分)
答:
17.文章最后一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來表現(xiàn)岳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答:
六,(15分)
18.下面文字中畫線部分的詞語,有的使用不當(dāng),請指出并改正,使這段文字語言簡明,銜接自然,語意連貫。(4分)
蘇澤廣真是哭笑不得, 蘇澤廣覺得兒子合圖還不懂事,把家托付于他 是徒勞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 ① ②
他剛要離開,他突然跳下椅子, 合圖吹滅了桌前的蠟燭,“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抱住他的腿,在
③ ④ ⑤
黑暗中說:“爸爸,你放心吧,你要是不回來,我管這個家!”
⑥ ⑦
答:
19.利用所給詞語寫一段話,介紹“征集全民健身口號”活動的結(jié)果,要求語意完整,句子通順,字數(shù)在50~60之間。(4分)
來源廣 一個月 入選口號 千余條 “我運動,我快樂”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寫三個句子,要求所寫句子形成排比,句式與示例相同。(7分)
金錢不必車載斗量,夠用就好;友誼不必甜言蜜語,真誠就好;人生不必驚天動地,踏實就好。
答:
七、(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國科學(xué)家道爾頓送給媽媽一雙襪子,媽媽說:“我這個年紀怎么能穿紅襪子呢?”大家都說是紅色而道爾頓看到的卻是藍色,他感到自己色覺有問題。他研究了兩年,1794年發(fā)表論文《視覺之異常》,將這種疾病稱為色盲癥,填補了醫(yī)學(xué)理論上的一項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攤前常排著長隊,已經(jīng)破產(chǎn)的他感到這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他買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個時,實驗了一年,1958年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這一新產(chǎn)品的開發(fā)帶動了一個新產(chǎn)業(yè)。
法國年輕的家務(wù)雜工喬利,不小心將燈油滴在熨燙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來賠償。后來他發(fā)現(xiàn)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僅沒臟反而把陳年污漬也清除了。這個發(fā)現(xiàn),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劑,改革了傳統(tǒng)的洗衣技術(shù)。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