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考時機與考試準備
與托福相比,我以為其難度實不可同日而語。對英文稍好的人來說,不須特意準備即可有申請JD夠用的600分(或機考的250),但即便英文極好的人雖便準備一下也不見得能輕松達到160。其實想想在這大多是美國人考的考試中有83%的人考不到160就可以知道,對一個正常人來說,LSAT的障礙似乎不單單在語言。既然如此,我認為花時間準備他就是有必要的,甚至是考第2次也不失為可行的辦法,因為這個分數的重要性委實比GRE/TOEFL在申請其它學位時要來得大。(這在后頭會分析)依據個人經驗,一個英文水平不錯,智力正常的人花個半年來準備是合理的。準備時間太長會頂不住-特別是在幾乎沒有同路人的時候,太短則倉促,除非能集中精力準備,否則半年似為一合理之時間。
至于應考時機,最好是選在預計入學前一年的六月應考。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應考有幾個好處,其一是若能在六月就考出理想的分數,在之后選校及準備其它材料時,都會更加游刃有余,且可較早完成申請-絕大多數法學院錄取學生時都采先來先錄取的政策,越早完成申請好處自然越大。其二是,萬一沒考好,還有2次機會,絕大多數學校都要求學生最晚得在入學前一年的12月完成LSAT考試。(當然,如果能比這個時間點更早也是不錯的)但六月考也不是沒有缺點,比方說其考試時間可能會與學校期末考相近,從而導致準備十分心。誘惑者對本科生而言,大三下學期通常課業頗重,還要分心準備LSAT也可能會略顯吃力。另有一種常見的作法是申請的前一年才考LSAT,而個人以為這是不值得推薦的。因為不知道分數即進行選校會造成選校的不經濟與申請費的浪擲,而2-3月才完成申請也將壓縮自己被錄取的可能性。
關于LSAT的報名,可去www.lsac.org
這個網站不但可以報考LSAT,還提供了很多選校時非常重要的資料。報名費用是108美元,寄成績則是免費的。
三、GPA與成績單
GPA就是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積點。對于這項數據,只能說是越高越好了。以汽車引擎作比喻,LSAT+GPA就有如汽車的排氣量,是決定你入學機會(馬力)時最關鍵的因素。當然,排氣量不是一切,Evolution只有2.0,但掛了turbo后卻比3.8的Buick Regal多了快80匹馬力;申請學校時也是一樣,可以靠其它材料補足LSAT/GPA之不足,但把排氣量做大(LSAT/GPA提高)還是最關鍵的。大排氣量引擎加上了精密的調?;騮urbo/supercharge之后,馬力總會比小排氣量的大上一截。而且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大多數人的其它材料都不會有顯著的差異,只有LSAT/GPA是可以客觀的展現出差異的。當然,GPA不是一時之事,得靠日積月累。至于要如何提高GPA,保研的同學恐怕比我清楚許多。
申請學校時,GPA一般沒有太多動手腳的空間,除非能有辦法改成績,否則多半是多少就是多少了,但成績單卻有值得注意之處。所有學校都會要求申請者通過LSDAS(Law Student Data Assembly Service)將成績單寄給學校,然而在中國上學的申請者是不能在LSDAS注冊的。這時有些學校只要求申請者將成績單直接寄給學校,但有些學校會要求申請人將成績單寄往一中間機構(如World Education Service, www.wes.org)進行評估,再由該機構將評估結果寄給所申請學校。當然,這是要收錢的,而且所費不貲,一兩百美元是跑不掉的。也因此,申請者無須費心尋找給GPA灌水的方法。因為前一種學校根本不問你的GPA,他們會把你的成績單收去自己算GPA。后一種學校會看到中間機構幫你算出的GPA,如WES就是按90=4,80=3,70=2,60=1的算法換算的。所以,費心在算法上灌水將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