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了EMORY生統(tǒng)的offer,也算今年申請告一段落了。
申請了10個學校:
6個統(tǒng)計:UPENN(Wharton),NYU(Stern),Northwestern,DUKE,RICE,Stony Brook
4個生統(tǒng):U Washington,Emory,Boston U,UT-Health Science Center.
申請結果:
accept:RICE,SB,BU,UT,EMORY
Rejection:UPENN(Wharton),NYU(Stern),DUKE,U Washington
No news until now:Northwestern.(實在不想等了,即使給了offer也不會去的)
最后從了RICE統(tǒng)計的offer。
背景:
本科211,985,數(shù)學專業(yè) GPA:3.5,major GPA:3.7。
master美國一所學校,major:statistics. GPA:4.0
GRE:1410+4.5(07年國內(nèi)考的)
(一)定位和選校
這個部分強調(diào)的是你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例如我這次選校,給了location最大的權重(當然PHD必須有錢)。基本上我是我先選城市再選學校的。我的思路是這樣的:首先必須得大城市,氣候不能太冷(像UMN,UMICH那些地方,呵呵),所以范圍就縮小到了LA,SF,SD,Atlanta,Seattle,Houston,Austin,Dallas,New York,Philadelphia,Boston,Chicago.
LA:USC(需要T,懶得再考一次,就沒申請),UCLA(統(tǒng)計PHD申請?zhí)^于困難,而且沒錢,給在那兒的朋友打過電話,說他那一年就招了他一個中國人,還是計算背景,UCLA的統(tǒng)計系其實做的東西很偏計算機),Caltech( 沒有統(tǒng)計系,有也不會申請,沒到那水平,呵呵)。
SF:UCB,STANDFORD。(這兩個也屬于不敢申請類型)
SD:UCSD。這個學校沒有統(tǒng)計的PHD,也沒有IE的,反正就是沒有我能申請的。(就這樣,放棄了我最愛的加州)
Atlanta:GIT(沒有統(tǒng)計的PHD, 只有IE方向下面做的一些統(tǒng)計的東西,像probability方面,不是我想做的)Emory(申請了)
Seattle:UW(統(tǒng)計和生統(tǒng)其實都很好的,統(tǒng)計我給小米發(fā)信時候明確說沒錢,于是就沒申請。申請了生統(tǒng))
Houston:UT-health science center,RICE. 就這兩個可以選擇,就都申請了
Austin:UT-A,沒有統(tǒng)計的PHD,有一些做統(tǒng)計方向的分布在IE, ME什么的下面,不敢興趣。
Dallas:沒有好學校(UTD的人不要打我,呵呵)
New York:NYU(統(tǒng)計在商學院下面,申之),哥大(要T),Stony Brook(離NYC大概一個多小時,在我的接受范圍內(nèi),申之)
Philadelphia,UPENN(統(tǒng)計在商學院下面,申之)
Boston:Boston U.
Chicago:西北(申請了), U CHICAGO(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沒申請,可能本來就不喜歡芝加哥這個城市,想著隨便申請一個算了)
最后,就是關于DUKE的問題。話說我申請DUKE是因為選好了9個學校,想著湊齊10個算了,就申請了這個,完全不符合我城市的初衷。所以說,最后即使給我offer我也不會去(當然人家還是把我這種菜人拒了,呵呵).實在不建議筒子們像我這樣呀,浪費錢。
所以選校的過程其實就是定位加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綜合過程。這樣選下來,其實基本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