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聲音
八大產業優先發展五大挑戰需要應對
北京正處于城市轉型期,城市發展戰略布局、經濟產業結構都將做出重大調整,鼓勵優先發展環境保護、生物制藥、新興能源、文化創意、高技術服務等八個產業。因此格外重視引進符合城市定位和職能轉變需要項目的人才,這也為海外高端人才回京創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但對于回國發展的海外高端人才來說,挑戰也很多,其中創新壓力是首要挑戰。目前,國內缺乏國際一流的科學研究成果和技術創新企業,更缺乏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研究團隊。回國人才在享有優厚待遇的同時也承擔著推動國家科技自主創新的義務。沒有具有說服力的創新性成果,就沒有在高速發展中的中國立足的空間。
第二、來自體制的挑戰。社會條件的局限性可能更容易使人產生顧慮。如面子問題、人情問題、論資排輩問題,還有體制機制不完善的地方,包括企業文化等。
第三、來自國力差距的挑戰。
第四,來自競爭的挑戰。就北京而言,高校、國家級科研機構云集,科研能力居國內首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和國內人才展開競爭。
第五、來自生活的挑戰。首都的生存壓力較大,城市道路交通、醫療資源、教育水平、公共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等和西方發達國家都有一定的差距。
——袁方,北京海外學人中心主任
一二三產業都有創業機會
在一二三產業,北京有些新舉動會給海歸高端人才提供一些創業條件。
在第一產業,有跟科技部共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在北京搭建一個最好平臺,吸引全世界有愿望為北京和國家農業產業發展做貢獻的人共同推動農業城建設。
在第二產業,有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的項目,還有生物醫藥產業跨越工程,以解決醫療和藥品開發兩方面的不足。
在第三產業,近期北京提出要以設計產業的全面提升來推進科技服務業、科技研發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的發展。
——閆傲霜,北京市科委技術委員會主任
政策鏈接
北京:海聚工程
北京市專門成立了“雙高人才發展中心”。2008年成立了海外學人中心,實施了“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計劃從2009年開始,用5-10年時間,在市級重點創新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市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醫院、國有企業和商業金融機構及中關村科技園區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聚集10個由戰略科學家領銜的研發團隊,聚集50個左右由科技領軍人才領銜的高科技創業團隊,引進并有重點地支持1000名左右海外高層次人才來京創新創業,建立10個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國家:千人計劃
針對海外高端人才出臺了“千人計劃”,計劃從2008年開始,用5-10年的時間,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中央企業和國有商業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引進并有重點地支持一批海外高端人才回國、來華創新創業。入選者將一次性領取中央財政100萬元人民幣補助及相關配套資金,在居住、出入境、落戶、醫療、保險、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學和稅收等方面享受特殊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