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做考試機器,可“世外桃源”的入門費不低
中國青年報/樊未晨 崔力文
522分,這是北京孩子楊寓晨的中考成績,這個成績足以讓不少人羨慕:在海淀區,這個成績可以考上八一中學或十一學校;在西城區,這個成績能上十三中;在東城區,也有機會進入景山學校了。可是楊寓晨的選擇卻是國際高中,這讓不少家長和老師很不理解。
1989年上海成立了第一所國際學校,到2009年,我國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已經超過了百所。
按照我國的政策,國際學校高中以下年級原則上只能招收外國國籍的孩子。但是仍有不少家長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甚至有人不惜把孩子改為非洲國籍或先移居香港地區。
如此費錢費力,這些家長為什么要作這樣的選擇呢?
記者最近接觸了幾個正在準備和已經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的家長和孩子,了解了他們選擇這條道路的很多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