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的課堂
網絡拉近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其中也包括師生間的距離。
現在正值暑期,溫潔一邊旅行,一邊通過網絡課堂修習3門選修課。這是她所在的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特殊的夏季課制度,是依托強大的網絡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而設立的。
溫潔介紹說:“任課老師把課程資料都上傳到共享平臺上,學生自行下載并學習、討論,作業都有嚴格的提交時間和提交標準,因此學習質量和效率都是能夠保證的。不懂的問題隨時可以在討論平臺上同老師、同學交流。雖然大家身在各地,但課堂的氣氛依舊很熱烈。”
自主安排學習,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時間規劃能力,雖然溫潔也覺得學習過程中困難重重,但能夠堅持下來,收獲肯定是巨大的。
最溫暖的課堂
留學生與國外老師間的交流不僅僅停留在課堂上,很多時候,老師不僅在學術上幫助學生,同時也扮演了人生導師的角色。
路子揚還記得某次期中考試過后因為擔心最終成績,他主動找邁克聊天,一直從晚8時半聊到晚10時,邁克耐心地傾聽了路子揚的困惑,并且指導他如何著手查找所需要的資料,從論文的結構、切入點等方面作出了具體的規劃與建議。
他們從學校一路聊到地鐵站仍然意猶未盡。路上邁克鼓勵路子揚,繼續磨練自己的演講能力“不要怕出錯,放手去做,提高自己”。
在聽到路子揚向邁克轉達父母對于其講課方式的喜愛時,“邁克笑得就像個小孩子,感覺他差一點就要跳起來了。”
在一次次這樣真心的交流中,來自不同國家的師生之間變得越發信任與親密,邁克也會時常給同學們一些關于人生的建議,他所強調的拓寬思路讓路子揚感悟到了很多道理。“邁克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在生活上也一樣受用。”
路子揚活躍的思維同樣來自于邁克老師的真傳,在接受采訪時,他不一樣的思維方式給了筆者很多啟發,從言談之中,能夠清楚地顯見他思維方式的不同之處。而他的不一樣的見解也的確得益于多元的思維和教學方式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