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高考狀元被拒:成績只是最低門檻
都市周報
“北京高考狀元被11所美國頂尖名校拒絕”,這個帖子最近在網上很火。一時間,高分數(shù)并不等于高能力、高素質之類的輿論四起。
實際上,在了解美國高校的中介顧問,已經成功申請到美國名校、了解美國招生的學生看來,就這么給北京這位高考狀元蓋棺論定有些偏頗。“從現(xiàn)在網絡上了解到的情況看,這名學生還是蠻優(yōu)秀的。可能他的問題在于,他并不是非常了解,如何在美國名校面前做‘自我營銷’。”留學專家給出了中肯的評價。
美國大學到底看重學生什么?
成為新聞熱點人物之后,北京高考理科狀元(高考分數(shù)703分)、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應屆高三學生李泰伯在博客上分析了自己申請名校失利的原因:起步晚(高二決定的)、SAT分數(shù)不夠高(2240分)、美式競賽AMC-AIME系統(tǒng)成績不算最好、不了解訊息和包裝手段、過于全面地展現(xiàn)了自己(參加校內外的志愿服務、北京地球村的環(huán)保行動)、全部要了全獎。
高中三年一直是班長,人大附中學生會主席,學校模擬聯(lián)合國主席……在通過網絡了解到李泰伯的這些資料之后,留學顧問覺得,李泰伯的整體水平還是相當優(yōu)秀的。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李泰伯的失敗也許就在于他了解自己的同時并沒有花心思了解過對手、了解過他心儀的美國名校。
專家介紹,李泰伯看中的斯坦福、耶魯在內的美國頂級名校,每年的本科名額都是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五六萬高中畢業(yè)生在申請。就算美國本國學生的申請成功率,也不會超過10%。國際生的成功率更是微乎其微。在這樣的情況下,僅僅有優(yōu)異的成績和比賽的好名次,很難吸引招生老師的眼球。要知道,但凡敢申請這幾所學校,學生的成績都不會差。
想申請美國名校,要先看一遍好萊塢電影《21點》。這部片子會告訴學生,在申請美國名校時,成績只是入門的最低門檻。關鍵是,你要能在申請時展示出與眾不同的閃光點。
另外,在出國留學越來越熱的今天,在申請簡歷中寫自己做過義工、做過志愿者已經變得稀松平常了。姚曉磊的另外一名學生今年申請時最耀眼的經歷就是,在杭州籌劃了一個涉外保姆培訓,還得到過省政府相關部門的鼓勵批示。“這樣的有新意的活動才能體現(xiàn)一名學生學業(yè)之外的領導才能和創(chuàng)意。”
美國大學到底怎么申請?
申請美國名校,其實也是一次系統(tǒng)的自我營銷。所以,制訂長期計劃,一步步來,最終勝算比較大。現(xiàn)在,杭外、杭二中的優(yōu)等生,往往是剛進高中就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去美國讀本科這個問題了。一般來說,有意向的同學,高一暑假就會到外語機構報名托福和SAT培訓班,甚至裸考。像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呂詩飏,就是在杭外讀高二的那個寒假參加了托福培訓。
早學,早考,意味著學生就有更多機會爭取到一個出色的成績。這個好成績,相當于為自己掙到一個光鮮亮麗的外包裝盒。今年申請到哈佛研究生的浙大數(shù)學系學生閆謹介紹,一般來說,哈佛這樣的世界一流名校,對托福成績的要求只是100分以上。
當然,能不能被美國名校相中,還是要看盒子里是否有真材實料。比賽拿獎,參加過有意義的社區(qū)活動都是展現(xiàn)自己才華的一個方面。《都市周報》實習生呂詩飏,現(xiàn)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大二,她覺得,“一個學生可能得過無數(shù)獎,但如果自己的人生觀和氣質沒有打動招生老師的話,也就是一個好孩子而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名校學生。”
所以,在申請美國名校時,一定要注意通過文章、面試和申請表這三個要素來體現(xiàn)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像在美國讀了三年高中的杭州男孩駱威,今年同時被華盛頓大學、雪城大學、賓州大學和羅切斯特理工大學錄取,校方就是看中他在申請時表現(xiàn)出的寫作特長和鋼琴藝術特長。
在這方面,通過中介辦理留學要比DIY申請有優(yōu)勢:留學顧問做過無數(shù)案例,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會發(fā)掘學生自己沒有意識到的閃光點。
對于像李泰伯那樣,申請時要求美國名校提供高額獎學金,專家覺得走入了誤區(qū),說明學生不了解美國名校。美國名校發(fā)獎學金,主要看學生入學后的表現(xiàn)。在美國讀書一年,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才可以和美國學生一起競爭門類繁多又豐厚的獎學金。(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