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距離感 美國校長與學生打成一片
中國青年報
美國的許多著名大學,是各國學子心目中的神圣殿堂;位處這些“象牙塔”最頂端的大學校長,更讓人感覺“高山仰止”。但是,正是他們身上這層“神圣光環”,使他們與學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如何接近位于象牙塔底層的學子,真正了解他們需求,從而進一步推動大學教育有效、務實地進行現代化改革,如今越來越為美國的大學校長們所重視。借助現代教育方式的改革和科技手段的進步,美國的大學校長們也在努力走出“象牙塔”,試圖與學生拉近距離。
校長現身新生打雪仗的“戰場”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去年冬天,華盛頓地區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該地區的兩所名校喬治·華盛頓大學和喬治城大學的新生們兩軍對壘,打起了雪仗。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新生們的士氣突然變得高漲起來。這是因為,他們的校長史蒂文·克納普正好路過“戰場”,并興致勃勃地加入了“戰斗”。史蒂文老當益壯、身先士卒,帶領他的學生向對方陣營發起猛攻。受到鼓勵的喬治·華盛頓大學隊最后大獲全勝。史蒂文與新生們擊掌相慶,同時還宣布放假一天以示慶祝。
“他和過去的校長不太一樣?!币幻麑W生說,“看起來,他是真心地喜歡和我們一起打雪仗?!眱杉掖髮W的校報都對此消息進行了報道,喬治城大學的學生還不無嫉妒地寫道:“我們的校長也能來參加嗎?”
事實上,在擔任校長的3年中,史蒂文已經想盡辦法與學生們直接溝通:參加學生們的聚會;親自動手幫新生把行李搬到公寓;給學生們的吃餡餅比賽做裁判;在籃球場邊為學生比賽當啦啦隊。甚至,他把家搬到了學校里緊鄰新生公寓的地方。他還雇用了本校的一名畢業生,專門為他搜集各種聚會信息,以便能夠參加學生聚會,隨時和學生們聊天溝通。
學生與校長說上話比以往容易了
史蒂文并不是一個“另類”。在現在的美國大學里,像史蒂文這樣的校長不少。
美國教育協會副會長哈特爾說,如果在30年前,學生要跟大學校長說上話,少不了要“半夜守在門前等校長從車里出來”,要不就得“提前一個星期預約”?,F在情形已經大不相同了。
里士滿大學校長埃爾斯,在學生們的聚會上表演鋼琴;邁阿密大學校長霍奇,親自掛帥組織了一個校內球隊;加州大學校長尤杜夫,每天最少上3次微博(http://t.sina.com.cn)跟學生交流,話題除了教育之外,也包括名人八卦和停車難問題;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校長貝考,發現有學生橫穿他辦公室旁邊的草坪,便邀請這些學生一起喝咖啡;謝南多厄大學的女校長費茨蒙,在自己生孩子時,曾邀請該大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們前往現場觀看……
如今,幾乎每位大學校長都使用電子郵箱、博客和facebook之類的社交網站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們要和校長說上話,變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媒體評論說,以往橫亙在普通學生與大學“掌門人”之間的高高壁壘,已經被“現代消費方式和科技打倒”。
與學生成為朋友成為校長的新使命
大學校長的紆尊降貴并不出人意料。新一代大學校長們大多是出生在美國“嬰兒潮”時期的“60后”,與傳統的具有“貴族意識”的老一代大學校長相比,他們的觀念更加開放,平民化、敢于挑戰權威是他們的標簽。他們在做學生的時候與校長之間的“鴻溝”,讓他們感受頗深。大學校長克納普說: “當我還是個學生時,經常盼望能和校長面對面?!绷硪晃淮髮W校長科爾文,更曾因學生與學校領導層的溝通問題而發誓“自己要當個校長給他們看看”?,F在,輪到這批“穿西裝也會感到不自在”的新一代校長出現了,他們自然更愿意和學生打成一片。
另外,隨著美國學費的水漲船高,消費意識也被帶進了校園。一位校長說:“家長們認為,他們花了昂貴的學費,應該得到更加優質的服務。他們更加希望能和校長直接面對面交流。”而高速發展的科技手段,更是為學生和家長們提供了這種可能。
最關鍵的是,校長們越來越認識到,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改進管理、服務和教學工作。馬里蘭大學校長說,與學生互動“能夠讓我保持清醒”。許多校長在采訪中表示,拿出真心來對待學生,是當好校長最重要的條件。
唯一的難題是,校長們的時間可能不太夠用。除了在處理日常校務、為學校籌款、處理好與校友會的關系、學術研究等之外,還要努力成為學生們的朋友,校長們的工作可謂繁重。但是,這也是新的時代給校長們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