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介紹:
海子,原名査海生,出生于1964年3月24日,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査灣人,從小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習法學,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后來被稱為“北大三詩人”之一。
海子1983年自北大畢業后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4年創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一次使用“海子”作為筆名。從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里,海子用超乎尋常的熱情和勤奮,才華橫溢地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結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海子詩全編》等。
創作背景: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于1989年1月13日。兩個月后,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附近臥軌自殺。這一事件,使得這首詩表面的輕松歡快與實際內涵之間產生了某種分離。也許,正是從這首詩中,我們得以窺見詩人最后的生存思考。這個用心靈歌唱著的詩人,一直都在渴望傾聽遠離塵囂的美麗回音,他與世俗的生活相隔遙遠,甚而一生都在企圖擺脫塵世的羈絆與牽累。20世紀80年代特殊的精神氛圍,海子是一個與之密切相關的文化象征,代表了某種價值理念和精神原型:以超越現實的沖動和努力,審視個體生命的終極價值,質疑生存的本質和存在的理由為核心的激進的文化姿態和先鋒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