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理由7:我們都有夢
“發生在意識結構的當代動作科幻片”這一復雜而繞口的定義,只會讓我們覺得對于《盜夢空間》這樣一部商業企圖極為明顯的影片,還擔負著影以載道的文化野心。在好萊塢的一片好評如潮中,有人還斷言,《盜夢空間》能與電影大師庫布里克的神作《2001,太空漫游》等量齊觀的劃時代大作,只是比《2001,太 空漫游》更為明朗和易于消化。在導演克里斯托夫•諾蘭這 兒,他所要精心打磨的是一座“潛意識的迷宮”,夢境則是人類潛意識最神妙的體現。而電影是所有文化傳播手段里最接近“夢”的載體,它所特有的聲光影像,以 及對時間概念的強行挽留,使電影成為人類夢境最好的輸出通道。它還好在既記錄了時間長河,又被更經久的歲月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