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理由2:導演
現年40歲的克里斯托夫•諾蘭, 以《記憶碎片》揚名國際影壇,其對時空的獨特感受,在詭異奇崛的影像叢林里,得到了極富勇氣的暢快表達。他最傲人的才情,是將電影本身的長度和影片所講述 的時間,進行極其復雜而微妙的重組。將情節劇歸置到人心對時空,茫然無措的狀態中來。一般敘事型電影,最常見的和觀眾玩的貓鼠游戲,是猜終局的到來是如何 意表,創作者是讓這一切來自于情理之中。而諾蘭的電影,通常會在影片的中途就亮出謎底。他更注重的是過程的玄妙,而在那些蛛網般的敘事流程里,諾蘭所著迷 的不僅僅是那種巴洛克式的結構,而是對真相近乎一種無望的拒絕,其癥結是對人類記憶的深刻懷疑。
2006年,諾蘭捧出一部在敘事結構上更具冒險精神的奇作《致命魔術》,他超卓的電影天分得到了極為醒目的彰顯。魔術是種幻術,科技同樣具備蠱惑功能。諾蘭懷疑一切的目光似要穿透人類所有的共知共識。
真正奠定其世界影壇絕對生力軍的影片,是2008年的《蝙蝠俠前傳2:暗黑騎士》,他將這部行將閉幕的美式動漫改編電影,注入了一劑起死回生的 強心針。蝙蝠俠不再神通天地,而變地跟片中的反派小丑一樣,被深深植入了人類共有的類根。《蝙蝠俠前傳2:暗黑騎士》在2008年的世界影壇無疑是枚重磅 炸彈,票房和口碑均獲得超大面積的雙贏。也讓年輕的諾蘭,既令人側目又非常自然的躍入世界影壇一線導演的行列中來。
但很顯然,泰晤士河要比密歇根湖,更讓諾蘭難以釋懷。在諾蘭的小時候,經常半夜醒來,又以淺睡眠的狀態進入夢境。這些夢境,常常充滿著頗為嚴 密的邏輯。在諾蘭看來,這是一種“神志清醒的夢”,而作為諾蘭的第七部影片,也是他的首部科幻片,就是把這些夢固定下來,然后與我們分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