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脫到底/光豬六壯士The Full Monty (1997)
英國喜劇電影里充滿了對本國人階級觀念的影射,但這并不是因為這個國家的人民對階級差異深惡痛絕,而是充滿了迷惑。英國的下層社會遠遠不是革命者,他們和其他人一樣熱切地維護現狀,這或許是因為君主立憲制的根深蒂固,再加上政策溫和的緣故,連帶的英國喜劇也按階級分為了不同的種類。英國喜劇電影發展的早期位于倫敦的伊靈片廠,曾經拍攝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反映下層人生活的喜劇故事,以至于后來的人們甚至將伊靈二字作為這類型電影的代名詞。
《一脫到底》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伊靈的風格,這一點非常明顯地體現在影片開頭那一段記錄片式的鏡頭之中。一度作為鋼鐵工業中心的謝菲爾德由于經濟蕭條,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陰郁的氣氛之中,人們面臨著生存危機,這就是影片《一脫到底》的故事背景。失業的男工人為了生計跳脫衣舞的故事,如果放到好萊塢恐怕會被拍成浪費紙巾的勵志片,但是在英國這樣的故事則能讓你笑到流淚。《一脫到底》中的男性被塑造成可悲卻又可愛的形象,他們沒有成功的機會,又沒有做壞事的本領,只能在生活的煎熬之中選擇了一個并不能改變世界,但又卻能極端挑戰自我的職業——脫衣舞男。
故事中的幾個男性角色都面臨一些或多或少的權利危機,蓋里,一個離了婚的男人,如果他無法籌集到七百英鎊的贍養費,那么他的兒子就會被前妻完全帶走;蓋里的好朋友戴夫和妻子的關系陷入僵局;而他們在街上遇到的朗帕因為一直過著孤獨的生活而差點自殺;杰羅德則因為一直對妻子隱瞞失業的事實卻又找不到工作,瀕臨心力交瘁的邊緣。為了掙回自己的尊嚴這些臨時湊起來的雜牌軍招兵買馬,網羅了一批潦倒的志同道合者。
所以《一脫到底》說穿了是一個尋找丟失的男性身份的故事,但這個尋找的方式卻是通過脫衣舞表演,而電影的大獲成功也說明英國人對于反諷自身永遠是不遺余力的。然而通過這樣的反諷影片卻成就了一種復興。影片故事的高明之處在于對社會蕭條的深層原因點到即止,而濃墨重彩都放在這些普通的失業工人們面對生活的困境是如何獨辟蹊徑地做出匪夷所思的舉動,又如何戰戰兢兢地維護可憐的男性尊嚴這一方面。
經過刻苦的努力,就在他們開始顯得有模有樣的時候卻因為有傷風化而被警察逮捕,然而即使在警察局里,即使尷尬萬分主角們也還是堅持著自己的事業。作為一部講述脫衣舞男的電影的故事《一脫到底》清澀得近乎羞澀,而影片的成功對長年處于好萊塢壓力下的英國電影業來說更是揚眉吐氣,可能謝菲爾德煉鐵廠的光輝一去不返,然而幽默、深刻、于無聲處的英國喜劇并沒有隨著歷史一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