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譯漢的標準及步驟
英譯漢是創造性地運用漢語把英語所表達的思想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在英譯漢的過程中有兩點值得我們特別地注意:
1. 漢語所要表達的是英語原文的內容,即句子或文章的意義,而不是句子結構;
2. 在翻譯過程中,英語原文的內容要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而不是將兩種語言結構進行簡單的轉換。因此,在做英譯漢的題目時,漢語所表達的意義應與原文保持一致,而漢語的句子結構只是為這一表達服務,而不應拘泥于原文。
另外,應付英譯漢考試和一般的從事翻譯創作不同,因為各自有不同的衡量標準,翻譯創作的標準為“信、達、雅”,而英譯漢考試則只要做到“忠實、通順”即可。要做到忠實原文,就應該掌握好適度原則,即要把原文的內容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既不能改變和歪曲,也不能增加或刪減。?
英譯漢的過程包括理解,表達和校核三個階段,理解是表達的前提,若不能正確地理解原文就談不上確切的表達,但理解與表達通常是互相聯系,往返反復的過程,在進行漢語表達的時候,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原文的理解,因此,在英譯漢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考生從英語到漢語,再從漢語到英語反復的推敲。?
理解階段的目的在于讀懂英語原文, 弄清原文的意思。為了透徹理解原文, 建議考生在復習和應試時采取下列步驟:?
通讀全文
通讀全文的目的在于從整體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內容,理解劃線的部分與文章其他部分之間的語法與邏輯關系。在段落中要搞清劃線的句子和其他句子之間的關系, 特別要弄清代詞it, they, them, this, that, these, those other所指代的詞或詞組。這些詞和詞組有時在劃線的部分就能找到,有時則要到前面有關的句子中去找。?
分析句子結構
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往往具有非常好的英語語法知識,在做翻譯試題時也應充分發揮和利用這一優勢。復雜的句子如果不搞清楚它的語法結構,很難達到正確完整地理解原文的要求。在分析劃線的部分的句子結構時,我們要注意首先把句子的主語、謂語和賓語找出來,以便明了句子的骨干結構。在分析句子的骨干結構時還應該注意分析句子成分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主句和從句之間的關系是否明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