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考試持續升溫 考試名額遭爭搶

2005年日語能力測試的報名工作已經結束,上海將有2萬個考生在今年12月3日參加考試。這2萬人儼然成為其余想要報名而最終沒能報上的10萬人眼中“最幸福的人”。在就業壓力日益加劇的今天,求職市場上日語專業人才供不應求的形勢是日語培訓高燒不退的關鍵因素。
12萬考生爭2萬個名額
8月上旬,本年度日語能力測試報名期間,關于日語能力測試報名難的報道相繼出現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地媒體上。日語能力考試的熱度由此可見一斑。而在日資企業相對集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這一現象尤為突出。
記者從本市規模最大的日語培訓機構新世紀進修中心了解到,目前全國共有8萬個日語能力考試名額,上海占了1/4。然而,在上海每年想要報名參加日語能力測試的共有12萬人。
業界流行著這么一種說法:學英語是必須,學日語為就業;16個英語專業求職者爭1個工作機會,16個企業單位搶1個日語專業應聘者。新世紀進修中心的日語主管許小明指出,近年來日語考級一直處于持續升溫態勢,市場供需現狀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首要原因。若日語能力測試拿到三級以上的證書,就等于拿到了就業通知書,拿到了進入日資企業的通行證,而且這張證書的等級差別直接影響到薪資水平。
在上海的日資企業中,持有三級證書的員工月薪一般為1500元,持有二級證書的月薪則有2000元至2500元,一級的則為2500元至3500元。與此同時,日資企業也非常鼓勵員工提高自己的證書級別。員工一旦“升級”成功,企業不但立即提高其薪資水平,且報銷其所有培訓費用。
避開沖突另辟蹊徑
每年,在2萬個報上名的幸運兒背后,還有10萬個為了日語等級證書拼搏著卻沒有機會參加考試的人。那么,想要拿到日語水平證書,難道就這么華山一條道嗎?
許小明說,在眾多爭取日語等級能力考試名額的考生當中,大部分都是為了那張證書找工作。從這個角度考慮,其實廣大考生大可以避開日語等級能力考試報名中的激烈爭奪,轉而選擇可以“殊途同歸”的J.TEST。
據介紹,J.TEST的全稱是實用日本語檢定考試,由東京日本語研究社所屬的日本語檢定協會在1991年創辦,最早是為欲進日本公司工作就業的在日外籍人士而設立。由于J.TEST考試對日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具有相當的鑒定功能,不僅被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所承認,如今已演變為較權威的就業日語能力考試。J.TEST從2003年開始在我國推廣開來,很多大公司不僅在錄用新員工時注重J.TEST成績,還每年組織本公司的非日籍員工參加J.TEST考試,并將此成績作為提升、進修、派遣等的評估依據。
許小明說,由于J.TEST在國內推廣的時間比日語能力測試晚十多年,很多人對J.TEST還不熟悉,事實上,如果處于找工作的目的而言,J.TEST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首先,J.TEST在國內是專門針對就業的日語考試。其次,J.TEST考試機會多。相對于日語能力測試一年一次考試而言,J.TEST一年有四次考試機會;第三,J.TEST的鑒定方法更科學合理,J.TEST的中、高級考試采用同一張考卷,考到多少分數,就給什么級的證書,考評的方法更加科學合理。也可避免差幾分什么證書也沒有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