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長/難句子的理解與翻譯
時間:2005-9-27 20:16:44 作者:alex
鍙彲鑻辮-騫磋交浜虹殑鑻辮鍚璁粌騫沖彴

n as "Beaverizing." It's a term industry insiders use for what Nike, based in Beaverton, Ore., has done to some companies it's acquired through the years.
(a)這種做法眾所周知為“鼓吹自己的東西”。這是一個內行人用于描述總部位于俄勒岡州比佛頓的耐克公司多年來對于所兼并/收購公司所做事情的字眼。
(a)這種做法眾所周知為“鼓吹自己的東西”。這是一個內行人用于描述總部位于俄勒岡州比佛頓的耐克公司多年來對于所兼并/收購公司所做事情的字眼。
意思好像是能明白,但讀者會覺得非常拗口。怎么回事呢?問題有以下幾個:第一,直接把“Beaverizing”翻譯成“鼓吹自己的東西”并不理想;第二,第(1)、(2)句子的翻譯順序需要改變;第三,對于第(2)句子,因為譯者沒有對兩個修飾成分進行合適的拆分與變序,所以翻譯出來的漢語臃腫至極。我們看下面的翻譯:
(b)NIKE公司總部位于俄勒岡州的比佛頓。眾所周知,多年來,NIKE公司對于它所兼并/收購的公司,一貫采取得做法是:用自己的市場戰略、風格同化新加盟的公司。
有以下幾點需要解釋:
第一,(b)翻譯對原英語句子進行拆分,并且改變了語序,目的是為了讓翻譯出來的漢語更加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第二,(b)翻譯回避了直接翻譯“Beaverizing”一詞,原因是對于這個詞,我們找不出合適的漢語對應詞;
第三,我們在翻譯中所堅持的“對等”,是內容而非形式的對等。所以,我們的(b)翻譯固然有其讓人遺憾之處,但為了避免我們翻譯出拗口或者可能錯誤的翻譯,這么一點小小的損失,是值得的!
我們看到,為了獲得較為合適的翻譯,我們首先要對原文有很好的理解,而這種理解依賴于對于篇章上下文之外,詞匯、語法、文化背景以及語感等等多方面的考慮。理解好了,翻譯過程又需要考慮內容對等的實現途徑:拆分/組合句子、改變語序、適當巧妙省略。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良好理解是翻譯的基礎,而翻譯是良好理解的表現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