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中,有關“俊男”和“美女”的種種說法及典故,不僅常見諸文學作品、報刊雜志,也常出現在西方人的日常交談之中,表現了其頑強的生命力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我們若能弄清它們的來龍去脈和使用情況,并能恰到好處地加以運用,往往可以精煉傳神地傳達意義,增強英語的表達力和感染力。此外,對于我們了解西方文化,擴大知識視野,提高文化素養,也大有裨益。
(一)“俊男”篇
1. Adonis 阿多尼斯
源于希臘神話。阿多尼斯,為希臘美女密拉亂倫所生,一出世就俊美動人。愛神阿芙洛狄特對其一見鐘情,把他交給冥后珀耳塞福涅撫養。阿多尼斯長大后,冥后也愛上了他,舍不得讓他離開。兩位女神互不相讓,遂請求主神宙斯裁決。后來,阿多尼斯外出狩獵時被野豬咬死。愛神聞訊痛不欲生,冥后深受感動,特許阿多尼斯的靈魂每年回陽世6個月,與愛神團聚。在藝術造型中,他常被塑造成風度翩翩的美少年,與阿芙洛狄特在一起。現在,Adonis已成為“美男子;美少年”的同義語。
【例句】 With an Adonis like Mark at your side, you had better watch out. Half the girls in Tonbridge will be after him!有馬克這樣的美男子在你身邊,你最好提防著點,湯布里奇半數的女子都會追求她。
2. Apollo 阿波羅
源于希臘神話。阿波羅,太陽神,宙斯與勒托的兒子,被視為真理的掌握者,他最古老的形象是高大、端正、長發、無須的美少年,其標志為七弦琴和弓箭。在西方文學作品中,Apollo已成為“美男子”的代名詞,多用來喻指“風度翩翩、相貌俊美的青年男子”。
【例句】 The young man could be called the Apollo of our filmdom. 這個青年大可以稱為我們電影界中的白馬王子。
3. Daphnis 達佛尼斯
源于希臘神話。據傳,達佛尼斯是牧歌的創始人,是一位女神的棄子,被西西里島的一位牧人發現并收養。他長相十分英俊,善吹奏笛子,演奏牧歌。關于這位美男子的愛情故事很多,但都以悲劇告終。這些傳說經常出現在西方文學作品里,而Daphnis也常用來指代“美少年”。
【例句】 “There's not a finer fellow in the service”,Osborne said, “nor a better officer, though he is not an Daphnis, certainly.” 奧斯本說:“雖然他不算英俊倜儻,但軍隊里誰也比不上他的為人,他做軍官的本事也比別人強。”
4. Don Juan 唐璜
源于英國文學作品。傳說中的唐璜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是個專門玩弄女性的浪子,他在意大利、德國、土耳其都有情婦。唐璜首先出現在西班牙作家莫利納筆下,之后又在莫里哀、拜倫等眾多文豪的作品中出現。在這些文學作品中,他都以玩弄女性者的形象出現,于是,Don Juan便用來喻指“花花公子”。
【例句】 It is unworthy for a young man to try to be a Don Juan. 年輕人不值得去嘗試當一個花花公子。
5. Narcissus 那喀索斯
源于希臘神話。相傳,那喀索斯是河神刻斐索斯與水澤女神利里俄珀之子。他是一位長相十分清秀的美少年,卻對任何姑娘都不動心,只對自己的水中倒影愛慕不已,最終在顧影自憐中抑郁死去。化作水仙花,仍留在水邊守望著自己的影子。后來,Narcissus就成了“孤芳自賞者”、“自我陶醉者”的代名詞。
【例句】 Most people speak of him as a real Narcissus. 大多數人都說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孤芳自賞者。
西方美男與美女典故的來源二
在英語中,有關“俊男”和“美女”的種種說法及典故,不僅常見諸文學作品、報刊雜志,也常出現在西方人的日常交談之中,表現了其頑強的生命力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我們若能弄清它們的來龍去脈和使用情況,并能恰到好處地加以運用,往往可以精煉傳神地傳達意義,增強英語的表達力和感染力。此外,對于我們了解西方文化,擴大知識視野,提高文化素養,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