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行這一觀點的是一類非常危險的文學(xué)作品,最生動的例子就是伊麗莎白·史瑪特的小說《我坐在大中車站哭泣》,這本小說賦予真愛以特權(quán)凌駕于其他一切考慮之上。你可以毀掉家庭、毀掉其他人、毀掉整個國家,只要是以愛情的名義,這一切都沒問題了。如果您發(fā)現(xiàn)自己認同這種觀點的話,我們建議你喝一杯濃茶醒醒腦,讀一些有啟發(fā)性的有關(guān)養(yǎng)豬的書,直到你的妄想消散為止。
只有在愛情化學(xué)階段的瘋狂漸漸平息之后,你才能夠識別這份愛情是否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愛,它會轉(zhuǎn)化為深沉而又穩(wěn)定的愛,幫你度過困難的日子、金融危機、以及那些編織生活的點點平凡小事。這就是為什么50年的老夫老妻總是說和最好的朋友結(jié)婚。
崇 高愛情的神秘之處在于,它沒有早期精神錯亂的痕跡。它不會令你在不適宜之時想剝?nèi)バ膼廴艘挛?;它不是那種想獨創(chuàng)二人世界的野性沖動。相反,它是一種深切的情愛,令你賞識外人無謂的獨特氣質(zhì)而含情脈脈,領(lǐng)會無人能懂的幽默笑話而前仰后伏。這種愛是由千百塊細微的記憶瞬間磚砌而成的。它是這么撩起的一種感覺:每當你讀到報上一則趣聞,在街上遇見一個滑稽怪人,或者無意中聽到只言片語,你下意識中世上只有唯一的那個人是你必須傾訴分享的,這就是那種感覺。它不是奢侈的酒店套房,不是觀賞日出,也不是遙遠都市的沖動一游。它不是電影院里一屋漆黑中看到的經(jīng)典片段;崇高愛情是在默默無聞的平凡之中找尋浪漫:只是因為那個人會修水龍頭,你的內(nèi)心就會油然而增的一股愛慕。它也許不像那一切為了愛而丟失世界的愛情那么經(jīng)典[15],或像是“我想將你比作迷人的夏日[16]”這些詩句世代傳頌 ,但它絕不會令你的心碎掉落一地。
愛情雖然有些瘋狂,但仍不失為人生中一條亮麗的風(fēng)景線。它帶給了我們十四行詩、歌劇還有各種奏鳴曲;它孕育了我們《了不起的蓋茨比》,《傲慢與偏見》以及《日瓦戈醫(yī)生》這些名著。它借與了我們?nèi)~芝那朝圣者的靈魂[17]和赫里克那甜蜜公主[18],還有濟慈那顆耀眼的明星[19]。瞥見愛慕對像時那扭起肚子翩翩起舞的姿勢,大街上對著偶遇的陌生人的相視一笑,凝視著路燈突然想憑著燈柱蕩一秋千的欲望,所有這些都給民族增添了無盡的歡樂。(應(yīng)該指出的是,所有這些瘋狂的癥狀并不只局限于年輕人身上:40歲明智的女性同樣容易被令人心醉而又年輕的明眸一瞥搞得心神不定。)
愛可以是瘋狂的、美味的、驚心動魄的;它可以讓你覺得好像身體的每一個原子都跳著舞。它可以帶回你淡忘的青春,讓你回想起遺忘了的夢想,重新燃起破滅了的希望。只是它需要附上一個忠告,一個健康的警告,一個不浪漫但執(zhí)著理智的聲音。所以,下次你一旦戀愛,你應(yīng)該記住,在那些愛情初期的日子里你是有點瘋狂的,明智的話就避免任 何沖動的決定。
愛情的危險
我們指的不是那種明顯令人心碎的危險-廉價的背叛,破碎的承諾- 我們指的危險是:當明智受過教育的女性陷入教條的束縛,固守著現(xiàn)代女性終極目標就是浪漫愛情的信條時,潛伏著的黑暗無知的危險。每天,成千上萬的電影、書 籍、文章以及電視節(jié)目反復(fù)輸灌著這個信念-如果沒有戀愛,生活如同荒漠。
然而,就像一只充滿智慧的老鼠在壁腳板之后發(fā)出吱吱的聲響,也有婦女接受這種顛覆正統(tǒng)的想法:也許這高高在上的愛情不見得就是通往絕對幸福這一天堂之路。她們的閱歷經(jīng)驗開始發(fā)揮作用,他們觀察到在愛慕和性的迷霧之中結(jié)婚的夫婦,十年后,卻在互相摔碗,為些微的財產(chǎn)而激烈爭吵。
但是,那些注意到這些反 差的女士們往往害怕談?wù)摯耸?,以免被別人認為自己是憤世嫉俗的女人。當然,只有那些最厭倦和最受傷害的女士們才會挑戰(zhàn)浪漫愛情的正統(tǒng)。公認的智慧認為現(xiàn)代的性愛無疑是最終的靈丹妙藥,但是如果你對此不解的話,那肯定是你有問題。你這怪物,回去找瓶藥吃,別忘了吃藥前讀一下藥瓶外的標簽。我們認為:給予浪漫愛情特權(quán)使其凌駕于所有其他之上,堅持認為它是人類的幸福必不可缺少、不容置疑的一個組成部分,追溯到人類老祖宗的洞穴時代,這是一個陷阱圈套。自車輪發(fā)明以來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渴望另一半與之合二為一,這個想法是一個沒有憑證的神話。
愛是人類不變的追求,變的是對愛的解釋。愛的表達方式、愛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這些從來都不是不可改變或一成不變的。不同種類的愛及它們所標志的都不是固定不變的,無論傳統(tǒng)派人士怎么費心給你灌輸。
因此,“愛情是女人的最高要求,沒有愛情的女人在某種程度上講只能算是半個人,如果她對此有質(zhì)疑,那她就是在反對人類所有的歷史”,所有這 些所謂的現(xiàn)代觀念都是經(jīng)不住檢驗的。這不是一個刻在石頭上的命令,而是一種人類的想法,而人是容易受到引誘、耳根發(fā)軟的,有時甚至還會完全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