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組建了一支樂隊,名為Woodie Alan。這個名字是個玩笑(譯者注:Woodie Alan與美國知名電影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發音相同。),是我跟我的中國搭檔Woodie Wu的名字組合,但我們的樂隊可不是玩笑。事實上,我所領銜的是一支很不錯的即興小樂隊,這一點連我自己也感到驚訝。
Woodie Alan樂隊成員要是在美國,我絕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我將自己能成為一名樂手──不管能做到什么地步──歸功于背井離鄉。移居此地、重新建立自己身份的過程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擺脫了以前的不安全感,追求我一直想像但并不知道該如何實現的生活。在這點上,并非只有我一個人是如此。
許多人發現海外生活能夠把自己從原先的名聲和過往中解脫出來,那些東西可能會束縛你。每個人在自己的家庭和老朋友中間都扮演著固定的角色,而移居新地可以讓你有機會過新的生活。移居外國的人也會更愿意嘗試新事物;畢竟如果你都從密爾沃基搬到了北京,那干嘛不試試去當個樂隊領唱,或是開間酒吧,抑或騎騎摩托車?
Woodie Alan樂隊定期在北京使館區日壇公園內的“石舫”酒吧(The Stone Boat)演出。這個小酒吧其實就是一條石舫,位于湖中,小小的舞臺伸展到水面上,桌子則散布在岸邊。地處北京市區中心地帶,這里卻是一幅難得的幽靜田園風光。
經營石舫酒吧的是來自美國的喬納森•安斯菲爾德(Jonathan Ansfield )和他的妻子。喬納森是新聞記者和博客作者,為《新聞周刊》(Newsweek)及其他出版物和網站撰稿。現在他又經營酒吧,同時還是一位小型音樂制作人。天氣暖和的時候,他每周預約表演者進行三個晚上的免費演出。
“這真是意想不到的經歷──在美國,我從來沒有也絕對不會做這樣的事,”喬納森說。“我一直愛好音樂,大學時經常去酒吧、看樂隊表演,但如果我留在美國,絕不會有自己去預約樂隊的一天。可自從我(十多年前)來到這里,我就進入了北京的音樂圈,我真的很開心。”
在這里顯然比在美國更容易實現某些目標。美國人喬納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現在是瑞士銀行(UBS)的分析師,上世紀90年代早期和晚期他分別在莫斯科和北京擔任樂隊領唱。在北京,他與幾位才華出眾的音樂人共同組建了“節奏之犬”(Rhythm Dogs)樂隊,其中包括中國首批出色的搖滾樂手──崔健樂隊中的主力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