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However busy you are, you can always find some time to smell the flowers.
原譯:
偷得浮生半日閑。
正譯:
不管多忙,你總能抽出時間來聞聞花香。
翻譯加油站:
有些人翻譯時喜歡借用膾炙人口的中文詩句,但是這樣做必須有個條件,即所引詩句和原文的意思一樣或非常接近。說實話,這樣的翻譯十分難得,比如這樣一句:I have been a stranger in a strange place.借用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不失為一種佳譯。再如:
有一本書將Man is what he eats譯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筆者認為不失為一種佳譯,比直譯成“人吃什么就是什么”強多了。
《英漢對照常用諺語詞典》將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譯為“君子之交淡如水”,譯得也很精彩。(英文是典型的英國比喻用法。hedge是“樹籬”,緊挨著的人家后院往往用此隔開,能互相看得見,但有自己的私有空間。)
其實,原文很口語化,意思也不復雜,“不管多忙,你總能抽出時間來聞聞花香”,其含義是勸人不要因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對生活中美好東西的欣賞。
再來看看一本講翻譯的專著中的原譯。“浮生”一說最早出自 《莊子刻意》,是感嘆人生在世,短暫而虛浮無定,于是有“浮生若夢”(This fleeting life of ours is like an empty dream)的說法,也有人將“浮生”譯為floating life。沈復所著的《浮生六記》更使“浮生” 一詞流行開來。但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國的人生觀,而原文中的busy完全屬于不同的境界,完全沒有“人生苦短”的感嘆。其實“偷閑”二字倒還挨得上,“忙中偷閑”和原文意思相近,即再忙的人也能擠出時間來做自己喜愛的事情。
下面這一則翻譯出自同一未書。英文原文是The soldiers face the powder while the beauty powders the face,該書給的漢語譯文是:“將士陣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不知讀者看了這樣的譯文有什么想法,筆者認為這根本就不是翻譯,原文根本沒有這種強烈對比,甚至憂國憂民的意思。英語原文是一個雙關語(pun)。powder的原義“粉末”,“火藥”也是一種powder (確切地說是gunpowder),女孩子臉上撲的粉也是powder (“化妝品”又稱 powder and paint), powder作動詞用則是“撲粉”的意思。這則雙關語純粹是一則文字游戲,沒有影射的含義。而且這種雙關語的可譯性是很低的,恐怕也沒有必要翻譯,因為即使費力把意思說清楚了,雙關可能也就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