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事物的產生必定有其產生的根源,并非憑空而降。
Barbecue 燒烤
barbecue指得是美味的戶外燒烤,也泛指朋友間的露天聚會,是一個大家可以聚在一起閑聊、野餐的好機會。
那么,這個聽起來、吃起來都很不錯的barbecue的背后會有怎樣的故事呢?
據說,曾經有個農場主把他的牛都打上了Bar-B-Q字樣的烙印,后來人們燒烤那些牛肉時發現了這個標志,從此barbecue就流傳開了。
還有一種比較可信的說法是,barbecue源于海地單詞barbacoa,可能是泰諾人(西印度群島一支已絕種的印地安人)使用的語言。這個詞起初僅僅表示由樹樁支撐起來的木制平臺,通常被西印度群島人用做睡覺的床和烤大塊肉時用的烤架。
barbecue于1697年首次出現在英國,表示“床”和“烤架”的意思。到了十八世紀中期,發展為今天我們常用的含義,即“社交野餐會”和“燒烤設備、烤肉”。
順便提一句,如果自家后院的燒烤聚會演變為一場混亂的浩劫,你可能會想到buccaneer這個詞。對了,buccaneer就是海盜,和barbecue有很深的淵源。在加勒比海圖皮人的印地安語里,mukem和barbecue意思相同,而法國殖民者將其轉化為boucanier,表示在戶外火堆上弄食物的流浪者。這些boucaniers 也經常搶劫或進行其他違法活動。到大約十七世紀末, buccaneer最后成為英語詞匯,表示在加勒比海出沒的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