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事物的產(chǎn)生必定有其產(chǎn)生的根源,并非憑空而降。
lay an egg徹底失敗
英文說“生蛋”,不是bear an egg,而是lay an egg,這該是多數(shù)讀者都知道的了。可是,lay an egg也可以解“徹底失敗”或“表現(xiàn)異常差勁”,特別是指表演不受歡迎、笑話不逗人笑等,那是什么道理呢?
原來從前英國人玩板球(cricket),沒有得分的一隊叫做“得了個鴨蛋”(achieved a duck's egg),原因自然是記分析上的阿拉伯數(shù)字“O”跟鴨蛋相似。這個鴨蛋后來進了美國棒球(baseball)界,“枳化為橘”,變成較大的鵝蛋(goose egg)同樣是比賽零分的代名詞。
在早期一些雜耍舞臺,丑角說了笑話,卻換不到一絲笑聲,往往就會說I have laid a duck's egg/goose egg(我下了個鴨蛋/鵝蛋)。現(xiàn)在,我們也不計較是鵝蛋還是鴨蛋,總之下蛋(lay and egg)就是徹底失敗了。
例如:
The joke laid an egg.
那個笑話完會沒有逗得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