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伯納德·麥道夫,美國著名金融界經紀人,前納斯達克主席,他花費了長達20年的時間精心炮制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詐騙案——“龐氏騙局”,2009年6月29日被紐約聯邦法院判處150年有期徒刑。
伯納德·麥道夫出生在紐約一個猶太人家庭,1960年,從紐約赫福斯特拉私立大學法學院畢業后的他靠利用暑假打工當救生員和安裝花園噴水裝置賺來的5000美元,還向妻子露絲的父親借了個辦公室,創立了伯納德·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從事證券經紀業務。
2000年功成名就后,麥道夫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轉變。他精心設計了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以穩固的高投資回報率使自己再次成為華爾街的傳奇人物,直到2008年12月初露餡。
棕櫚灘鄉村俱樂部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這是一個高端猶太人俱樂部,只有300名會員。要申請加入其中,不僅要足夠富有(會費30萬美元),還必須是品德高尚的人士,每年的慈善捐款記錄不少于30萬美元。
麥道夫很輕松地就打入了精英云集的鄉村俱樂部,并吸引了眾多富有的猶太會員。麥道夫很會揣摩投資者的心理,他刻意營造出一種排外氣氛,并實行“非請莫入”的政策,只有經過邀請的投資者才能成為公司客戶。這意味著,成為麥道夫的客戶有點像加入一個門檻很高的俱樂部,光有錢沒有人介紹是不能進的。
這一策略非常成功。在很多人看來,把錢投給麥道夫已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麥道夫從不解釋投資策略,而且如果你問得太多,他會拒絕接受你的投資。
在俱樂部的高爾夫球場和雞尾酒會上,人們不時提到麥道夫的名字。一些猶太老人稱麥道夫是“猶太債券”,能給出8%至12%的投資回報,而且每年如此,不管金融市場形勢如何。麥道夫曾吹噓:“我在上漲的市場中賺錢,下跌的市場中也賺錢,只有缺乏波動的市場才會讓我無計可施。”
2008年12月初,麥道夫向兒子透露,客戶要求贖回70億美元投資,令他出現資金周轉問題。12月9日,麥道夫突然表示提早發放紅利。12月10日,麥道夫向兒子坦白稱,其實自己“一無所有”,而是炮制了一個巨型金字塔層壓式“龐氏騙局”,前后共詐騙客戶500億美元。10日當晚,麥道夫被兒子告發,引爆史上最大欺詐案。12月11日,麥道夫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