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事物的產生必定有其產生的根源,并非憑空而降。
Soap box 喋喋不休
有這樣一句話:I'd better get off my soap box.(我最好從我的肥皂箱上下來。)這是什么意思呢?當人們討論某件讓他們激動不已的事時,通常會忍不住說個不停。“從肥皂箱上下來”就是指講話者意識到自己有點過于喋喋不休了。
soap box其實就是一個裝運肥皂的小箱子,通常用來盛散裝的洗衣皂。盡管今天的肥皂箱大多是用紙板做的,和許多快餐一樣簡易,但直到二十世紀中葉之前,它們幾乎全都是堅硬的木頭板箱。堅固的質地使這種肥皂箱發揮了多種用處,比如用作儲物箱和臨時坐椅,有時甚至成為孩子們自制賽車的原材料,他們用這種賽車來參加古老的“肥皂箱賽車會”。
十九世紀,空肥皂箱最顯著的用途之一就是充當熱心的政治家們臨時的演講臺。當演講者們發現自己被迫站在一個并不穩當的肥皂箱上,而不是莊嚴的舞臺上時,他們很可能會因為沒有合適的演講臺而生氣或激動,肥皂箱因此用來表示充滿情感的修辭方式。到了1907年, soap box oratory成為一個貶義詞,表示冗長、熱情、和有些夸張的演說方式。詞組up on his soap box也帶有貶義,表示某人把交談變成了一個人的演說。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比起我們在電視上聽到的演說,那些站在肥皂箱上的演講說出了更多真相。
還有一個詞與soap有關,就是肥皂劇soap opera。這個詞源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當時流行具有強烈情感色彩和本地特色的電視連續劇。因為觀眾多為白天居家的主婦,這些劇經常由肥皂生產廠家贊助播出,很快就以“肥皂劇”的名字傳開了。同時,把soap和opera聯系起來,也有“情節浮華和過分緊張的情節劇”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