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文化洗禮
美國人眼中的友誼
許多同美國人打過交道的中國人都說美國人表面上熱情友好,實際上很自私偽善。很多美國人都曾說過“We should get together for lunch sometime.”,但是卻不曾有誰真的被邀請去吃午飯。也有人抱怨說美國人雖然熱情友好但很“fickle”(善變),不珍惜友誼,明明前不久是好朋友,再相遇時卻形同陌路。在中國文化里,友誼是維系兩個人牢固關系的紐帶,兩個人一旦建立了友誼關系,無論何時何地都“??菔癄€不變心”,朋友永遠是朋友,而且愿意為朋友“兩肋插刀”,甚至“上刀山下火海”。
其實,美國人既不是不友好,也不是自私偽善,他們只不過是在遵循著自己的文化規則?!癢e should get together for lunch sometime.”恰恰是他們表達友好的一種方式。在美國文化中,人們對友誼的看法與大部分中國人的看法大相徑庭,他們對“friend”一詞的使用十分廣泛,一般的熟人(casual acquaintance)和親密的伙伴(close companion)都稱之為“friend”,所以口口聲聲地把你稱作“friend”,實際上并沒有把你當作中國意義上的“朋友”。而且美國入的友誼基本是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當原來共同從事的活動不復存在時,所謂的友誼也可能隨之淡化甚至消失。
這兩種不同的友誼觀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在美國社會節奏非???,據研究顯示,每年每五個美國家庭就有一家遷移住址,陌生的環境使得他們對人熱情、友好。同時,他們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也很強,能夠不斷地結交新朋友,同時不斷地忘掉舊朋友,這樣的友誼建立得快,消失得也快。而中國人常常是祖祖輩輩扎根在同一個地方,很少舉家遷移,由此而產生的友誼關系自然與美國人之間的差異明顯,甚至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