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y the way”表示“順便問一下,順便提一下”,在句中作插入語,例如:By the way,there's a telephone message for you.(順便說一下,你有個電話留言。)What's the time,by the way?(順便問一下,現在幾點了?)另外,“by way of sth.”表示“取道(某地),經由(某地)”,例如:They are traveling to France by way of London.(他們經由倫敦去法國。)[qh]
2.以下兩個帶“sure”的短語在口語中也經常用于簡短回答。第一個, “sure thing”表示同意某個建議或答應某個要求,可譯為“當然,好的,行,會的”等,例如:- Can you pick me up later? - Sure thing.(-呆會兒你能接我嗎?-當然可以。)- Are you coming? - Sure thing.(-你會來嗎?-會的。)第二個,“for sure”可以表示“當然,絕對,毫無疑問”,在美國口語中還可以表示同意某人的觀點,例如:- Will you be there? - For sure.(-你會在那兒嗎?-當然會的。)Most of us dislike him. For sure.(-我們當中大部分人都不喜歡他。-沒錯。)[qh]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qh]
關于世界上第一枚郵票的問世,流傳著一則小故事:一天,羅蘭·希爾Rowland Hill(1795—1879)在鄉間散步,看到一名郵遞員正在把一封信交給一個年輕姑娘,那姑娘接過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下就把信塞回給郵遞員,執意不肯收下。于是郵遞員便與其爭執起來。希爾走到跟前,問她為何不肯收下這封信,姑娘凄然地告訴他,這是她遠方的親人的來信,因郵資昂貴,她付不出這筆錢,只好原信退回。這一偶然的巧遇,使希爾下決心要改革郵政制度,于是他向英國政府建議:今后凡寄信,須由寄信人購買郵票,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qh]
1840年1月10日英國政府決定采納希爾的建議,實施新郵政法。信函基價規定為每半盎司(約14克)收費1便士,所謂“1便士郵政”就由此開始。[qh]
1840年5月6日,在羅蘭·希爾的提議和促進下,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正式發行,但有的郵局在5月1日就已開始發售。郵票的圖案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黑色,面值1便士,人們稱之為“黑便士郵票”(Penny Black)。這枚郵票,除不具齒孔外,已經大體上具有今天郵票的特征,它選用帶水印的紙張印刷,涂有背膠,并標有“郵政”字樣。[qh]
由于羅蘭·希爾一生為改革和發展郵政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以被人們尊稱為“郵票之父”。1850年他被任命為英國郵政大臣,1860年獲爵士稱號,1879年被授予倫敦市名譽市民稱號,同年在倫敦逝世。[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