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raveler,s check”意為“旅行支票”,亦可寫作“traveller's cheque”,是一種在一個銀行或旅游公司的各分支機構購買的、在世界各地均可兌現的支票,只有通過購買者的批準和其在支票上的簽名才有效。
2.“service charge”意為“服務費,手續費”,例如:There's a $1 service charge for using another bank's cash machine.(使用其他銀行的自動取款機取款要收取1美元的手續費。)
3.“madam”的意思同“ma'am”,都是對婦女的禮貌稱呼,后者多用于美國口語中。
美國的個人支票
在美國,個人支票是最常用的付款方式,一般家庭繳付水電費、煤氣費、房租,基本上都是使用個人支票。可以說,個人支票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給個人支票下一個定義,就是由出票人簽發、委托銀行見票以后向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支付款額的票據。
在美國,開支票戶頭的手續非常簡單,只要攜帶駕駛執照等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去銀行,提交自己的社會安全號碼、地址和電話號碼,加上最低限額的存款,就可以擁有自己的支票了。
個人支票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出現空頭支票( rubber check)。如果沒有強大的法律體系提供保護和支持,就不會有任何一家銀行敢于發行個人支票,也不會有人愿意接受個人支票。
普及個人支票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每個商戶拿到支票后,必須能夠假定這張支票是可以兌現的,因為如果要到銀行調查開票人的賬戶是否有足夠的存款,交易成本勢必很高,個人支票體系就難以維持了。
在美國,開出空頭支票要被罰款,如果次數多了,不但會受到有關機構的調查,而且個人信用程度也會大打折扣。在美國,一旦個人信用程度降低,那么正常生活就會受到極大影響。
近幾年的相關數據表明,盡管個人支票在美國的非現金交易中仍然是居于主導地儉的支付手段,但由于銀行卡和網上付款等其他支付方式展示出后來居上的勢頭,所以支票交易量在整個社會交易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遞減的趨勢。
n. 檢查,支票,賬單,制止,阻止物,檢驗標準,方格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