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考試類研究
在新東方這個考試機構也教了很久,廣州學校的考研體系,高考英語體系,SAT考試體系,口語教學體系我都參與其中的開始和建設,這些年寫的文章也很多是關于考試的,下面探討我對考試研究的感受。
1、分清大類,不能簡單套用
曾經有老師用一套非常簡單的詞匯去給四級,考研,雅思的學生背誦,并且告訴他們不懂的詞匯一律可以掩住不看,四級就可以搞定雅思等,我覺得這是缺乏基本常識的體現。
國內通行的考試體系大約有:
國內非英語專業考試系統:四六級,考研,考博
國內英語專業考試系統:英語專業四八級
劍橋考試系統:雅思,BEC,博思
ETS考試系統:SAT,GRE,GMAT,前期的LSAT和TOEFL。
這些體系中的考試存在通用的高頻詞匯和某些具體的解題技巧,但是體系之間往往很大不同,不能隨意套用技巧,更不能隨意用一個體系的詞匯去準備另外的考試。我曾經給學生打個比喻,就好似超級瑪莉的游戲技巧,不可以套用在魂斗羅上面,游戲和考試時完全一樣的性質,首先就是游戲規則,如果規則都不同,價值觀都不同,如何可以套用?
2、高頻詞和語言習慣的把握
考研是很典型的重復詞匯很多的考試,對于考研同學來說,作模擬題不如把真題讀熟乃至全文翻譯一次,這樣對于它的出題模式和內容會很清晰。GRE中也存在這些情況,例如在閱讀里看見以下的詞,選項必錯:mean,insincere,原因是因為,GRE不可以搞人身攻擊,理解這一層,就會知道這類詞都不對。SAT也有類似情況,nostalgia出現一定是錯的,所以其實技巧可以非常具有戲劇性,但是一定要符合這個考試的基本出題思路。
3、從深層次理解考試的考察目的
這個就是思路的確定,比如考研英語的目的就是排除一部分考生,所以,熟詞生義非常值得去背好,因為很多我們似乎很熟悉的東西正是考研喜歡去攻我們所不備的。例如approach,establishment,我們一般會以為是接近和建立的意思,但是在考研中就是方法和機構的解釋才對。這是由于考研具有初步的學術英語的特點,這個特點研究生考試都有,例如GRE也有一樣的表達。但是畢竟這兩個考試的基本文化不同,GRE飛常強調學術獨立和學術與人格分開的說法。雅思本身關注的題目是人,人的生活和人的一切活動都可以成為雅思的題目,那么對于我們來說,雅思文章必須要注意溫和,文章里面最好用的理由不是別的,是rights!這是國外考試,這是英國的考試,你也要成為一個gent才可以。國外考試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政治觀點中偏右,不喜歡太極端太激進的觀點。這些東西我們都要特別注意。
第四、英語和其他語言的關系
本來這個部分我覺得自己其實沒有資格去寫,因為我學的語言不算多,也都只是皮毛,但是我覺得這些皮毛已經足以讓我感到對我英語教學的促進和對我文化生活的促進了。
首先就是詞源的影響,尤其是拉丁文和希臘文,英語的東西基本都在那里可以找到來源,甚至其實你會希臘文的字母之后,很多詞就是希臘化的英語,或者根本就是英語學習了希臘語。然后是拉丁文的語法和變格方式,讓我感覺最深的就是英語真的很容易,相對來說,德語的變格和法語的性別,都是初學者非常郁悶的事情。
逐漸來說,世界通用語言的特點將會是簡單化,英語在這方面似乎有向中文學習的趨勢,我們中文是沒有格和性的變化,時態也完全通過實踐狀語來體現,那么這個就是詞匯容易記憶的最大好處,但是我們的特點是句法相對死板,中文句型都只能是主謂賓和主系表,很難進行強調句式的應用,這又正是英語的強項。某種意義上,如果英語本身掌握了這些優勢,才可以真正的稱為世界性的語言。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各位同學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