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永利,于09春季高口考試中獲得232.0分。
要談備考經驗,其實我是沒有資格的。從二月中旬到學校,到三月二十號赴上海考試,其間除去零零碎碎的雜事,確切地講,我的備考時間不到一個月。也就談不上什么經驗可談。更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對這個成績是不滿意的。
記得走出考場的時候,心情很沮喪。為了保險,我帶了兩個耳機,結果一個收不到制定電臺,一個中途出現了串臺,具體影響到了多少,也記不清楚了,不過這極大了打擊了我的斗志與信心。隨后就是在惶恐與忐忑中等待筆試的結果。出來的結果卻喜憂參半:聽力和聽譯部分得分都很不錯,反而是第五部分閱讀沒有及格!
作為過來人,雖然沒有過多經驗和大家分享,教訓還是有的,也希望大家能避免重蹈我的覆轍。
第一:不要對自己盲目自信。我這次最大的失敗在于閱讀。當時在網上大概瞄了兩眼真題,也打印了兩份卷子出來,覺得非常簡單,不就是摘抄原文主要觀點么,也就沒有準備。
考試出來的結果,以及后來逛滬江的分析貼,讓我恍然大悟,考試是有固定的答題思路的模式的,我徹底沒有在意,也就再次栽了個大跟頭。
第二:真題一定要完完整整、卡定時間做幾套。因為我作息時間的關系,沒有辦法保證一天有六個小時(我的習慣是,做完題就對答案,總結經驗教訓)的連續時間,也就沒有完完整整地做過真題。在臨上考場的時候,發現時間不是很夠用。為了保證聽譯部分質量,在時間分配上我傾斜了些,導致第五部分閱讀時間很倉促。如果能在考試之前,完全按照考試的標準做幾套題,這是可以避免的。畢竟我的速度還是可以,參加英語競賽也沒有覺得時間擠過。
第三:合理安排時間,趁早準備。最好春節之前就開始準備,有備無患嘛。多打基礎,適當運用應試技巧。
第四:分清優劣勢,有的放矢。在備考過程中,我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英譯中和中譯英上,聽力和閱讀就最后四天的樣子密集訓練了下,找感覺。這點,個體有差異,每個人備考的重點也就不一樣。
不管什么考試,最關鍵還是基礎。基礎扎實了,針對性地訓練一段時間應該就沒有什么問題了。平時多看看書報,聽聽BBC、VOA肯定是有益處的。
最后,送即將參加高口考試的同學一句話:Though the road is tortuous, our future is b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