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將下列段落譯為英語(25分)
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加快,金融日益廣泛地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金融也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在金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國內外金融市場聯系 和相互影響越來越密切的形勢下,做好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維護經濟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越來越成為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 (227字)
四、將下列短文譯為英語(50分)
在近日新華社的另一篇報道中,記者在黃河流域一些省區采訪時就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污染企業“扎堆”的地方,環保部門衣食無憂;而在污染企業被大量關停的地方,環保人員卻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以至于“治污越好環保部門越窮”。究其原因在于,這些地方的環保部門,或是財政預算“黑戶”,或是財政撥款嚴重不足,主要靠“自收自支”維持生存。那么,為何會出現“財政不養環保”呢?報道引用有關專業人士的說法認為:“關鍵是在一些領導眼中,環保和發展 是對立的,花錢搞環保不如投資上項目,有的領導甚至提出‘寧可嗆死,不能餓死’的觀點。”
因而,某些環保部門為污染企業說話,某些環保局長更像是污染企業的代言人,這絕不能簡單看成是“個別部門職能錯位”的結果,更不能以“個別執法人員素質低下”為由搪塞了事,相反,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其背后所揭示出的是一些地方環保執法的尷尬困局。
無疑,只有正視這樣的執法困局,只有努力想辦法化解這樣的執法困局,我們的環保工作才有可能獲得良好的執法環境,我們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先污染、后治理”或者“邊治理、邊污染”的怪圈。(46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