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發展目標的第八項也是最后一項是全球合作促進發展。這就意味著不能拋開發展中國家不管,任其自己發展。發展中國家需要較為富裕、較為強大的國家給予幫助,這就需要消除不公平的貿易壁壘,消除補貼式競爭;需要免除債務,許多貧窮國家為了向債主償還債務,所費開支遠遠超出了這些國家為滿足本國人民的社會需求所作的開支:還需要更為慷慨的官方發展援助,許多富裕國家曾屢作承諾,提供這種援助。
具體說來,全球伙伴關系意味著每一個存在赤貧的國家都有權利期望獲得幫助,以擬定并執行到2015年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戰略。這一點對于大多數位處非洲的最貧窮的國家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如果沒有這種幫助,這些國家就不能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如果能夠得到這種幫助,這些國家就真正有機會實現這些目標。
這就使富裕國家擔負起一個重大責任,對此,中國也責無旁貸。我知道,你們習慣將自己的國家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來看待,中國也的確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也許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最快的囚家。不過,中國發展越成功,人們也就越期待中國能夠對那些仍然需要援助之手的小國、窮國表現出同舟共濟的精神。
同樣,隨著中國在地緣政治方面地位不斷提高,她在世界安全方面也應分擔更大的責任。《千年宣言》體現了全球團結的精神,也表達了集體安全這一植根于《聯合國憲章》的共同理想。
然而,過去兩年來發生的各種事件使人們對這一共識產生了疑慮。
《憲章》第八十一條重申“聯合國會員國受武力攻擊時,在安全理事會采取必要辦法,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以前,行使自衛之自然權利”。而在當今時代,秘密的恐怖主義集團可能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發動武裝攻擊,這些集團也許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在這樣一個時代,一些人對上述條款是否依然具有足夠效力產生懷疑。
這些人辯解說,這些時候必須為了預防而使用武力,而在他們國家安全需要時,必須有權自由作出此種決定。
還有些人則認為,這種理論本身就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嚴重威脅,因為這就意味著任何國家,只要自己認為合適,都有權動武,而不必考慮其他國家所關切的問題。然而,創立聯合國恰恰是為了使人類免于遭受這種局面。
的確,《憲章》第一條規定,聯合國的首要宗旨是“采取有效集體辦法,防止且消除對和平之威脅”。
我們必須表現出聯合國有能力履行這一宗旨,以使各國不必感到必須或有權利自行執法。
正是出于這一原因,我于去年請一個名人小組就如何在二十一世紀解決對和平與安全的威脅和挑戰提出建議。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位充滿智慧的中國政治家錢其琛先生同意參加該小組,再過幾個星期小組的報告就可以提交了。
我希望小組的建議將有助于我們重新建立并改進我們的全球安全體系,這樣,未來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感到必須要單槍匹馬地面對全球性威脅,而所有國家都會充滿信心地認為其他國家將會遵守這些規則。
簡言之,朋友們,要在這個新世紀里使世界變得安全,并賦予全世界所有居民以真正的機會,欣欣向榮,充實地生活,尚有許多工作要做。需要作出許多具有膽識的決定,而且時不我待。
明年九月,世界領導人將再一次在聯合國聚集一堂,審查《千年宣言》以來有哪些進展,或缺乏進展,我希望,屆時將會作出一些極為重要的決定。這將是世界在應對發展與安全這一雙重全球性挑戰方面實現突破的絕佳機遇。不過與五年前相比,任務將更加艱巨,這次領導人不是制訂目標,而是為實現這些目標商定具體的決策。
要使191個國家就共同的前進道路達成協議,還需要在未來的一年進行許多討論,在一國之內和各國之間都要開展辯論。各國政府必須共同努力,并且還要達成妥協,有時甚至要對寶貴的國家目標或國家利益忍痛作出犧牲。但要做到這點,就必須使本國人民懂得利害相關所在,贏得他們的堅定支持。
中國在發展方面有出色經驗,在安全方面也獨具專長,因此,可以為這一至關重要的全球性突破作出主導性貢獻。
因此,我今天來到北京非常高興,能夠有機會不僅同貴國政府交談,而且來到中國著名的學府,這個發明與創新思想的搖籃,與在座各位交談。我剛剛談到了各種挑戰,包括保衛世界和平與安全,在不同信仰或文化的人民之間發展友好關系,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等等,為應對這些全球性挑戰,為實現發展,你們這些有教育的青年可以大有作為。
在中國,你們在富裕和貧困地區之間已經建立了十分發達的互助網絡,而且我知道你們許多人將在畢業之后去貧困地區服務。我希望你們中的一些人也會考慮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去服務,在那里,也許更加迫切的需要你們的技藝。
我鼓勵你們全體,全中國各地的你們這一代人,立志求索,為解決貧窮、疾病及環境退化等我們這個世紀所面臨的各種巨大挑戰,尋求途徑。我曾對美國的學生,對其他許多國家的學生說過,現在也對你們說:“走出去,把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說的時間已經夠長了。現在該輪到你們了。如果你們有問題,我將盡力回答。不過我還希望你們作出評論,這樣我可以向你們學習。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