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實踐性很強,如果只學而不用,就永遠也學不好??谡Z學習是否也像其他英語學習一樣,需要掌握大量的詞匯和精深的語法呢?有關專家認為,口語需要一種自然的、地道的、簡單的感覺,而不應僅局限在詞匯、語法的條條框框中。
一個人把語言說得很難,并不意味著口語水平高。形成“啞巴英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在口語學習中過分強調詞匯量、語法,難度過大,與口語交流脫節。有時純粹是為了學語言而去學語言,而不是為了用語言而去學語言。
很長時間里,我們都在說要克服“啞巴英語”,鼓勵學生要多開口。這個學習方法的初衷是好的,但現在出現一種現象就是有部分學生是為了張口而張口,這就引入了一個誤區。雖然口語學習并不局限在語法詞匯當中,但仍需要學習者具備起碼的英語基礎。
練習口語的過程,也是對一個人自身綜合素質的訓練。練習英語口語要求學習者對西方的文化背景、價值觀都有一個認知,所以一定要注意平時的積累,及時溫習已經掌握的知識,加強記憶,不要長時間放下對英語的學習,還要經常進行一些發聲閱讀訓練,加強語感,多做一些趣味閱讀,增加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第一老師,只要你真正喜歡它,你就一定能夠學好的。
教師在口語學習中的作用
既然口語教學重在交流,那么外教的效果是否應該好于中教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人而異。
口語教學的難點在于中西方文化交流時產生的差異和沖突。如何去彌補這些差異,是取得口語交流的一個關鍵,中方教師有時可以更透徹地告訴學生中西方差異所在,并告訴學生如何去運用。另外,中國學生的口語水平多比較薄弱,在口語入門學習時,中教顯然更合適一些,方法也更有針對性。
同時有關專家也并不否認高水平的外教,特別是那些在中國呆了很久,并且一直從事外語教學,對中國學生是很了解的,他們同樣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有的外教由于在中國呆的時間太短,對中國學生不了解,所以不要盲目迷信外教。
如何選擇口語培訓
英語口語市場一直是在職人士關注的焦點。隨著2008 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的臨近,上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學習英語熱潮。其中,口語學習更是在近幾年升溫幅度最大的一類。許多培訓機構紛紛推出口語課程搶奪市場。商務口語、生活口語、實用口語等品種接連現身,看得人眼花繚亂。眼看五一黃金周的腳步越來越近,進行短期的口語培訓是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的不錯選擇。那么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口語培訓?有關專家給出了一些建議。
如何選擇一個優秀的口語培訓機構呢?有關專家給出需要注意的四點建議:
■品牌。優秀的品牌對于口語學習者來說是先期質量的保證。
■價格。隨著培訓消費者的日益理性,培訓的性價比已經成為各個機構競爭的焦點。學生選擇時需要注意學校選用的教材、課程設置、師資水平,然后“貨比三家”,仔細衡量。
■師資。這是選擇時最應注意的問題。注意仔細考察教師的水平,這可以從教師的從業證書及試聽課程上比較出來。
■試聽課。抓住學校提供的試聽課的機會,認真聽講,觀察課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