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口talk中的“路標詞”
1.銜接詞
表示邏輯前后順序 |
to begin with, |
Finally |
Next |
Eventually 遞進關系 |
Moreover |
Meanwhile |
since then |
shortly after |
表示序數 |
First |
Second |
表示比較和對比的詞句 |
unlike |
in contrast |
on the contrary |
Despite |
in spite of |
on the other hand |
Otherwise |
Whereas |
Likewise |
in like manner |
Similarly |
Just as |
表示因果關系 |
because of |
Due to |
owing to |
thanks to |
as a result |
for this reason |
consequently |
accordingly |
Therefore |
in this way |
表示附加的詞句 |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moreover |
what’s more |
not only... but also |
apart from |
舉例 |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let’s look at... |
Allow me to cite an example |
Let’s take ... for example |
To exemplify what I mean, I’ll show you |
總結 |
In short/in a word... |
To cut a long story short... |
The point I am trying to make is... |
(五)英語思維破解長句
長度大,結構復雜的句子是Talk中主要的聽力障礙之一。高級口譯聽力中的長句即使出現在書面考試中也是要花些功夫推敲、琢磨的。但在聽力考試中,聽力材料只能聽一遍,所以有些考生搞不清這些句子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句子的框架結構是什么。只要用“英語思維”,長句理解就能“迎刃而解”。
乍一聽,用“英語思維”似乎很神秘,讓人感到雖有無限誘惑但卻無從入手。用英語思維,其實就是用“英語語法思維”。
要做到“兩個分明”即:“主謂分明,主從分明”
主謂分明:明確聽力句子中主語和謂語,進而捕捉到主要信息,分化出賓語、定語、狀語等分支成分;
主從分明:明確長句的主句和從句結構,進而明確邏輯關系,整體理解。
“兩個分明”不僅在聽力理解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英語口語和英語寫作也能運用這一原則,同樣會得到明顯的進步。
四、雙邊類解題
(一)題型剖析
FInterview(采訪):一問一答。問話的形式可以是Wh-question (what, who, when, where, why and how)或者為反意疑問句和一般疑問句。這些問題對聽力考題有提示作用。考生務必要抓住這些問題,這樣就可以在隨后的答話中找到答案。
FConversation(對話):雙方各抒己見,有時也會對對方的觀點加以評論。
F提問順序和情節發展有時不是平行進行的。
(二)難點闡述
m“雙邊類”聽力材料有很強的口語氣息,大量使用英語口頭語(spoken English)和習語(idiomatic expression),而這些往往成了聽力的“攔路虎”.
m“雙邊類”模仿實際生活中的對話,談話的邏輯層次難以捕捉。考生普遍反應雖然每句話基本能夠聽懂,但整篇文章下來, 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回答“主題題”還是無從入手。
m“雙邊類”題目的另一個“絆腳石”就是對話中的停頓、重復和自我更正。
如:“er”, “mum”, “well”, “um” etc;
以及重復、更正和解釋說明的插入語。
如:“that is to say...”, “what I mean is...”, “Let me put it this way...”, “...I think...”,
“...It seems to me that...”,etc.
考生聽到這些“停頓”和“重復”時的“本能反映”是:干擾思路,同時自覺不自覺地要開會兒小差,好像是在等說話人把語言整理清楚再接著聽。但殊不知,這些“絆腳石”后面往往是考點所在呀! 因為經過更正、整理過的語言才是說話人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我們在說漢語時也常用“我的意思是...”, “在我看來”,“應該這么說...”等來重點突出自己的主要觀點。
(三)技巧速成
p預測選項, 尋找記憶重點
p做到三心”
F關心問答和重復 |
在雙邊類解題過程中要特別關心 “interviewee”是如何針對“interviewer”的問題進行回答。考生往往隨后的答話中找到答案。 另外文段中重復的內容要引起考生高度關注。 |
F小心“絆腳石” |
即興的問答,邊說邊想,邏輯性不強,造成起上下文思路銜接不緊,考生在聽音中不容易抓住實質的中心內容。說話人的更正、重復、語序顛倒,尤其是停頓,會分散考生的注意力,影響聽的質量。 高級口譯聽力中的“雙邊類”題目之所以要設置“絆腳石”, 就是為了要檢查考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有沒有“抗干擾”能力, 能否“撥云見日”進而順利抓住說話人要表達的主要信息,忽略次要的,甚至是錯誤信息。 |
F留心“信息詞”: |
強轉折、強對比、唯一性、最高級、序數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