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題型剖析
F這部分為客觀試題-單項選擇。共20空,每題一分,20分。
F聽力材料分為三大板塊:
單邊類:Talk(講座),每次考試一篇。
雙邊類:Conversation(對話)and Interview(采訪),每次考試各一篇。
新聞類:News Broadcasting, 每次考試有五條短新聞。
F錄音語速為每分鐘170詞左右。每道選擇題后有12-15秒的間隙。
注意:
對于不同體裁的聽力材料解題,難點和要點也各有差別。將按各體裁板塊的特點進行分析、對照以達到有的放矢、有效擊破。
二、高級口譯聽力理解三步走:
(一)Pre-listening: 聽前
F穩定情緒:聽力考試前必須Maintain your confidence。不要因為一處的失誤,影響做題情緒。
F快速掃讀選擇項,預測、尋找記憶重點。若選項中出現人名、地名、數字、時間等時,要特別留心它們的對應事物。
對應關系是近年來的考查的新趨向。
(二)While-Listening:聽中
F思想集中:聽音的過程中要concentrate on the task,但情緒也不可過分緊張。
F有“化境”之感: 進行聯想,把可能出現的內容和自己的知識背景結合起來,思想要介入到要聽的內容中,使自己融入聽力材料——Make a picture in your mind!
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圖畫反映在腦海中。這樣就有了動態圖像的幫助,就有利于我們避開“直接翻譯的無序性”,以至抓住了高級口譯聽力的主干而不是細枝末節,從而走出了“聽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怪圈”。
F迅速筆記:在聽音中要利用預測時得到的潛在信息(人名、地名、數字、時間)把握聽音的重點,利用符號、圖示等方法迅速筆記,以促進有效記憶。
F抓住關鍵詞:聽音時的筆記很重要,沿著主題的思路進行歸納和總結。
F耳眼并用: 就是一邊用耳聽,一邊用眼瀏覽選擇項,進行分析和歸納,做到聽與瀏覽相結合,聽與思考及記憶相結合,這一過程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
(三)Post-listening 聽后
F聽完錄音之后要迅速會議和整理所聽懂的內容。
F采取排除法、歸納法等解題。
注意:高口聽力不要做任何層次的延伸和遞進
三、單邊類:Talk解題思路
(一)題型剖析
F講座所涉及的中心話題相當廣泛:包括政治(如英國的教育制度),經濟、文化教育、語言文學、科普等。
F聽力文段有600-700字,5分鐘左右讀完。
F就Talk本身的語言特色而言,可以將其分為兩大類:正式Talk和非正式Talk。
正式Talk的特色 |
語言規范(以Formal language為主) |
措詞嚴謹(多用專業術語,拉丁詞匯) | |
句法結構嚴謹(以復合句和長句為主) | |
邏輯性強、層次分明(主要體現在“信息詞”的使用) | |
非正式Talk的特色 |
口語化成分多,通常是說話人即興的講話或報告 |
用詞貼近生活 | |
句法結構較為松散 | |
由于說話人邊說邊想,話語中不時會夾雜一些停頓,重復甚至自我更正 |
(二)難點闡述
m正式Talk說話人語言精練,語速比非正式略快。考生反應:詞匯量過大;句子結構復雜;信息量大,記下了后半句,忘了前半句。
m非正式Talk的難點和雙邊類相似:語言邏輯性不強,“聽”似沒有整體脈絡,“絆腳石”影響聽力理解。
(三)技巧速成
Talk是高口聽力中比較難的一塊,由于其篇幅長、信息量大,難于聽一遍錄音就把全文記住。有些考生基本聽不懂,有些只能抓住支離破碎的幾個詞或幾句話,短文講了什么,什么是要點,都全然不知,根本無法答題。例外一些考生能聽懂一部分,但是關鍵詞抓不住,具體情節沒有聽好,對全文內容記得短短續續、迷迷糊糊、似是而非,回答問題時毫無把握,只能湊對答案。所以必須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p抓主題,理脈絡
p預測選項, 尋找記憶重點(參照前文,不再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