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譯文如下:
2008年是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開始標志的中國社會經濟改革30周年紀念。
30年只是中國歷史上短暫的一個篇章。但是這是中國第一次用最短的時間最大程度地改善民生的30年。
中國改革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開放經濟;二是追求誠信。憑著這兩點,中國的會展市場吸引了大量的投資。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之后,中國更加努力實現自由貿易。貿易往來自然又帶動了貿易信息的交流。因此,會展業作為信息集散的窗口對中國保持持續增長和實現經濟擴張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下面我們將通過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在中國的經驗,回顧中國商會展30年的發展歷史。
早在1975年,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慕尼黑海外展覽有限公司就已經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第一個德國技術展覽會。往后在80年代,其他國際展覽公司才加入我們嘗試進軍中國市場。
京慕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由慕尼黑海外展覽有限公司和中國國際展覽公司共同組建的中國展覽業內第一家合資公司。現在合資伙伴還有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新加坡)公司。
1999年,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德國博覽會集團公司和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三大德國會展巨頭基于他們這段時期的經驗,決定聯合陸家嘴發展集團在上海建立并經營一家貿易會展。
回顧2001年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正式落成,中德雙方可以為21世紀畫上的華麗的開篇一筆而自豪。
21世紀是全球化的時代。中國既是全球化的推手,也得益于全球化而獲得自身的發展。全球化的核心是貿易量的爆炸性增長。而持續的全球化進程的核心則是作為中國和國際貿易伙伴貿易往來營銷樞紐的會展。
謝謝各位。